开颅手术中持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相关性观察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呼吸功能是人体生命功能之一,临床上常用动脉血血气分析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全面了解肺功能的状况。在正常情况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以利用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无创监测准确地反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然而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良好的,在机体存在弥散障碍,V/Q比例失调,右-左分流以及特殊通气方式等情况下均可使PetCO2低于PaCO2。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观察过度通气条件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的相关性,进一步探讨过度通气条件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是否能良好地反映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无创监测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方法上的探索。 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行颅内手术成年患者20例,均除外有循环和呼吸系统疾患,麻醉前30分钟肌注东莨菪碱0.3mg。麻醉诱导前记录血压、脉搏、心率各项监测指标,并行足背动脉穿刺置管,做血气分析(T0)。麻醉诱导用芬太尼3~5μg/kg,咪达唑仑0.05~0.1mg/kg,异丙酚1~1.5mg/kg,卡肌宁0.3~0.6mg/kg。插管后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60~100μg/kg.min,加卡肌宁6~9μg/kg.min持续微电脑泵输注,并复合异氟醚吸入,术中呼吸机机械控制纯氧通气,呼吸频率12次/分。氧流量1.5~2.0L/min。开颅后每隔30分钟调整潮气量,使PetCO2分别达到25mmHg(T1),30 mm Hg(T2)和38mmHg(T3),并维持至少30分钟后采取动脉血,测定血气及生化各指标。在抽取动脉血标本时,需保持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在99%~100%,各时相间心率与动脉血压之差小于±15%的对照值。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 结果:三个组间的pH,PaCO2和总二氧化碳(TCO2)差异显著,而PaCO与PetCO2之差(Pa-etCO2),HCO3-,碱剩余(BE)及Na+、K+值无组间差异。PetCO2与PaCO2的相关性比较显示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r=0.768,P均<0.05)。 结论:结果提示,颅内手术控制性过度通气时,PetCO2是反映PaCO2变化的可靠指标。随着过度通气程度的增加,使PetCO2逐渐降低至相应预定值,PaCO2、TCO2亦相应下降,PH则增加且差异显著,符合理论依据。因此,可利用PetCO2调节过度通气在适当的范围内,使其达到既收缩脑血管,减少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的目的,又可避免过分的过度通气导致的脑缺血。可减少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创伤性监测,减少并发症,又可节约开支,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尤为适用。
其他文献
核因子-кB (nuclear factor-кB,NF-кB)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核转录调节因子之一,其活化时调控众多的炎症基因表达,参与了许多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
目的老年性白内障所致的失明仍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致盲原因,虽然复明手术正日益精细,开展日益普及,但手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还不能完全避免,术后并发症也影响视力恢复。因此早期药物防治白内障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氧化损伤是白内障发病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以兔子晶状体体外培养的方法建立晶状体氧化损伤模型,从形态、功能等方面探讨丙泊酚对兔晶状体氧化损伤中水通道蛋1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晶状体的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清平乐》,引发社会广泛瞩目.《清平乐》以宋仁宗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北宋皇帝赵祯从年少登基到亲政后殚精竭虑、爱民治国的故事.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