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社交信息资源对人际传播关系的建构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i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微信这个社交平台中,可以生成传递分享交流丰富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资源地流动进行了自我的塑造。在塑造过程中自我信息处理模式会变得更加成熟,对于自我的认知、自我的评价更加清晰、对自我的情绪把控也更加理智。丰富的信息资源流动,让“自我表露”更加自如,在表露的过程中发现一个真实或虚构的自己,可能重新塑造他人已有的“刻板印象”,可能弥补人与人之间交流产生的“结构洞”。但是,自我订制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流动也可能导致沉湎于媒介之中无法自拔,从而忽视了真实的现实生活,产生了各种交往沟通障碍。微信中的社交信息资源流动交换分享,对人际关系互动进行了塑造。我们人与人之间借助媒介打破了面对面的界限,能够进行即时的沟通;我们可以通过媒介进行亲密感和归属感的延续;利用媒介传递生成的社交信息资源加大“强弱关系力量”,增强强关系的深度价值,增强弱关系的广度价值。但是社交媒体微信中的信息资源对于人际关系的建构可能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效应。过度消费人脉资源就可能打破人际关系现有的平衡状态。比如,微信朋友圈中的微商信息疯狂霸屏;不情愿的帮助好友分享自己并不感兴趣的链接或文章;或者帮助好友集赞,只为他能获得照“最美证件照”的资格。微信中社交信息资源的交换也会对人社会性需求给予满足。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社交购物方式,休闲娱乐方式和阅读呈现方式去满足人的物质精神需求。通过微信中社交信息资源的交换,不仅会降低人际矛盾冲突,彰显人格魅力,增强人际吸引价值,而且也能彰显人际关系合作价值。积极合理正当地利用微信媒介平台去建立更加丰富的人际关系,去打造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可能成为微信中信息资源对人际关系建构的趋势和展望的图景。
其他文献
【正】 在承认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质上就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这是否意味着否定马克思主义是辩证唯物主
三江源地区以其严酷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其在沙化草地植被恢复、湿地修复、黑土滩恢复等生态恢复受到很大限制,很多生态修复技术措施在该地区无法发挥作用,从而使得三江源地区
以可持续生计框架中的生计资本为评价依据,设计量化指标来判断旅游扶贫参与下的当地农牧民生计资本的可持续性。选取巴松措景区为案例点,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该地农牧民在开展旅
通过对富川县2017年7月1-3日暴雨过程的气象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找出现行气象灾害风险服务、公共气象服务和决策服务方式、流程中的优点与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达到最大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