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课堂观察量表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来源 :宁夏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zr_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概念是在观察与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本质特征的概括而形成的,是对物理现象的抽象描述。作为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学习物理规律的基础,物理概念一直是物理教学的重点。本文从教育评价观察量表的制订原则从发,借鉴LICC课堂观察范式对课堂的解构,结合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依据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功能与程序,通过对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初拟、修订及权重赋予,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对应观测点,构建了高中物理概念课堂观察的量表。通过课前会议、课堂观察和课后会议,运用所构建的量表对电场强度这节典型高中物理概念课进行了观察。本论文主要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课堂观察研究现状的梳理与相关理论介绍首先,通过对有关课堂观察文献的梳理,明确国内外对于课堂观察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其次,通过对有意义学习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论述,为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课堂观察量表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再次,通过对LICC课堂观察范式的解读,借鉴LICC范式对于课堂的解构。最后,通过对两两比较法确定指标权重原理以及模糊综合测评模型的介绍,为后续高中物理概念课堂观察量表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基础。第二部分:高中物理概念课堂教学的功能与程序主要对高中物理概念课堂教学的功能与教学程序进行了整理,并对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与形成障碍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后续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课堂观察量表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观测点的构建提供参考,使所构建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课堂观察量表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第三部分:高中物理概念课堂教学观察量表构建结合有意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借鉴LICC课堂观察范式对于课堂的解构,考虑到高中物理概念课堂教学的功能与程序,初拟了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课堂观察的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通过对教师的问卷调查,对初拟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了修订。运用两两比较法,确定了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的权重。在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基础上确定了对应观测点,完成了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课堂观察量表的构建。第四部分:高中物理概念教学课堂观察量表实施通过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对电场强度这节典型高中物理概念课进行了观察,采用模糊综合测评模型对评价信息进行了处理。结合评价结果,针对情境设置与概念应用两个二级指标,提出相应教学建议:第一,重视物理概念教学中情景的创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演示动画呈现电场强度的性质,并通过学生实验进一步加深理解。第二,完善物理概念的运用环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设置有层次的练习,有梯度地增大巩练习的难度,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使学生真正理解完成对电场强度概念的内化。
其他文献
<正>初中教学管理对促进初中教学的高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以此为视角对相关的问题展开了探析,希望能够推进新时期初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效开展。初中学校的管理
新美国电影(New American Cinema),常常被用来指称1960年代美国的非公演电影或实验电影运动。本词来自包括莱昂内尔·罗戈率,彼得·博格丹诺维奇,乔纳斯·米克斯,希利·克拉
数学阅读和一般阅读一样,是对数学语言文字、公式、图表等材料的感知、理解和记忆。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和抽象性特点,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学会数学阅读。对数学阅读的策略进
统一举办是国家教育考试的一个关键要素,非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非公开统一举行的考试以及非学历教育方面的考试,都不属于国家教育考试。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既是中国
<正>在高中英语的读写教学中,应该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融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训练,并在阅读训练中积累写作素材,实现高中英语读写技能的相互整合。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英语
<正>"加盟还是离去?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2013年,这个哈姆雷特似的思考煎熬着中国鞋业的中小加盟商们。库存增加,电商渠道扁平化"蚁型繁殖","去加盟化"的阴影扩散,商场
<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大凡每个成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命脉"的重要地位从来都未曾被动摇过。但是,如果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做的工作仍然逃不
<正>材料成本的精益化管理只是企业诸多成本管理组成单元中的一个方面,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成本管理达到一定水准,若要想再单纯地、片面地通过降低费用或节省材料等方式来
<正>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其思想渊源主要来自于索伦·克尔凯郭尔的神秘主义、尼采的唯意志主义、胡塞尔的现象学等。一战后,随着现代时期的到来,人进入了历史
在自媒体时代迅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微信公众号是当下普及度较高的自媒体平台。学校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搭建家校互动新桥梁,强化家校全方位协同教育的运行效率,推进学校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