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气浮法是环境工程领域去除含尘、含油废水的重要分离单元操作。本文针对一种装配有新型表面自吸气搅拌桨—长桨短叶片复合式搅拌桨(Long-Short Blades,LSB)和导流筒的气浮池,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气浮池内气液两相流的水力学特性,以及在治理含尘废水领域的应用。论文首先采用高速摄像技术(HUT)研究了新型气浮池内的气泡分布特征(气泡大小与直径分布),同时利用气体质量流量计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浮法是环境工程领域去除含尘、含油废水的重要分离单元操作。本文针对一种装配有新型表面自吸气搅拌桨—长桨短叶片复合式搅拌桨(Long-Short Blades,LSB)和导流筒的气浮池,采用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气浮池内气液两相流的水力学特性,以及在治理含尘废水领域的应用。论文首先采用高速摄像技术(HUT)研究了新型气浮池内的气泡分布特征(气泡大小与直径分布),同时利用气体质量流量计对浮选区域的表观气速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获得气泡表面积通量的分布。此外,与空心涡轮桨(Hollow Rushton Turbine,HRT)气浮池内的吸气特性进行比较,评估了LSB搅拌桨的浮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无发泡剂加入时,气泡直径随着LSB桨转速或者单位体积功率P/V的增加而增大,直到一个极限尺寸d32=2.68 mm;而表观气速与单位体积功率P/V则表现线性增大的关系,同时导流筒与池底的距离(Ldc)越小,线性增长的速率越大。同时,在相同的转速或者单位体积功率P/V条件下,相比较于HRT桨,LSB桨产生直径更小的气泡;而在对比表观气速发现,当超过特定的能量输入分界点(N=390 rpm,P/V=357 W/m~3),LSB桨产生更高的表观气速,反之,HRT桨表现出更好的吸气性能。其次,在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后,利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方法,研究了气浮池内浮选段的速度场、涡量分布以及湍动能分布等特性,重点分析了导流筒结构对于流动特性的影响,并根据气浮池内的气泡分布特征,探索了导流筒结构对于表观气速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导流筒的设置有效阻挡流体从内向外的扩散,将气浮池分为曝气区域和浮选区域。在曝气区域,上半区域流体向下运动,下半区域流体向上运动,而在中部形成强化混合的对冲流。在浮选区域,导流筒与气浮池底部的距离,Ldc,是影响湍涡数量及其分布的重要因素:当底部间隙较大时(Ldc/H=5/9-7/9),浮选区域内形成上下两个湍涡;随着Ldc的进一步减小(Ldc/H=3/9),该区域只存在一个较大的椭圆形湍涡。根据实验获得的气浮池内气泡分布特征,可以看出位置靠下的湍涡体积越大,聚集的气泡数量越多,导致整体气泡上升概率下降,表观气速减小;而当存在一个湍涡时(Ldc/H=3/9),湍涡旋转方向呈现顺时针变化,利于气泡在浮选区域的上升运动,此时表观气速最大。最后,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新型气浮池在去除含有高岭土颗粒废水治理过程中的应用,并与标准涡轮桨(Rushton Turbine,RT)的净化效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浮选药剂与含尘废水快速混合阶段,搅拌桨的转速为为300 rpm、混合时间为90 s,絮凝阶段搅拌桨的转速为90 rpm、絮凝时间为20 min时,装备有LSB桨的气浮池对于高岭土颗粒的去除能力最佳。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LSB桨对于颗粒的浮选能力要优于RT桨。
其他文献
由于非接触和无损伤等特性,光镊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纳米技术、光谱学、纳米热力学、软物质和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光镊技术依赖于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光力效应,而矢量光场由于其独特的聚焦特性及可自由调控的偏振态,为光学微操控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矢量光场的一种,手性光场在表征手性物质、对映选择性分离、手性传感、非线性光谱成像和不对称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针对不同的应用需求,往往需要对
饰面砂浆作为绿色装饰材料,表面泛碱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长期稳定性。基于泛碱产生的机理,引起泛碱的原因之一是存在溶解可溶性盐的自由水,目前防水方法主要包括涂覆技术和防水剂处理,但存在结合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考虑到超疏水涂层透气且化学结合力强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构造超疏水性水泥砂浆的方法。以水溶性聚乙烯醇纤维(PVA)用作粘合剂增强涂层的耐久性,以硅氧烷物质为疏水剂,通过高速混合,得到PVA包裹硅氧
本文把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到车辐式张拉结构的拉索中,形成碳纤维车辐式张拉结构。此结构既充分利用碳纤维的高抗拉性能,又实现了结构的自重减轻。故而碳纤维车辐式张拉结构在未来一定会占有一席空间,且目前的研究基本局限于找形找力、静力分析、抗震分析、施工成型等方面,对于抗连续倒塌方面研究极少。本文对垂直撑杆车辐式张拉结构进行调整形成新型结构即倾斜撑杆车辐式张拉结构,对这两种结构进行抗连续倒塌分析,本文内容
目前中国是全球智能手机用户量第一大国,以手机为代表的手持显示设备已然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诸多视觉健康危害。基于显示特性的手持显示设备显示质量与视觉舒适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通过主观感受以及生理信号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手机的白场亮度和色彩饱和度这两个重要的显示特性参数,对LCD和OLED两种典型手持显示设备屏幕对于视觉舒适度的
微波光子变频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宽带无线接入、卫星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利用微波光子变频技术可以在光域上对微波信号进行频率转换,克服了传统微波技术中需要多次变频的局限性,并且具有抗电磁干扰、抗本振泄露、高变频增益等优势。目前微波光子变频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在通信等领域逐渐呈现出强大的竞争力。采用单个电光调制器的微波光子变频技术,具有本振信号与射频信号之间串扰等缺点。因此,基于级联电光调制器的微
随着城镇化率数十年来的不断提升,中国各地新建了大量的封闭式住宅小区。这类小区以板式和点式住宅为主,尺度巨大且街道界面破碎,与城市公共环境明显疏离,对场所营造产生消极影响。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开放住区”的规划倡导,如何设计改造街区式住区成为重要课题。意大利城市有着悠久的街区式住宅设计传统,本文选取意大利都灵战后中产阶级住宅为研究对象
光催化氧化技术是去除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地缓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光催化剂是光催化技术的核心,在诸多光催化剂中,Ti O2具有无毒,经济成本低,性质稳定等优势,是最具有实际应用前景的光催化材料。但其仅对紫外光具有响应能力,对可见光的响应能力较弱。此外,Ti O2自身易团聚,吸附能力差,电子-空穴复合率高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所以制备复合材料提升Ti O2的性能对于促进Ti O2
离子电池近几年来作为储能设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时其电极材料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锂离子扩散系数低和电子传导能力弱这两个关键性的因素严重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对此,研究者已开展大量工作,尤其是计算材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已被广泛应用于预测材料的结构、电子性质、能量以及成键情况,从微观层面更好的阐明了材料的诸多性质。本论文采用常用电极材料缺陷调控手段,首先通过密度泛函理论
目标检测算法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其主要的应用是识别并定位场景中关键目标,这种检测技术已经有了很多成熟的应用,如视频监控,智能交通,图像检索,人机交互等领域。虽然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通过使用大型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较高的检测精度,但其带来的巨大内存占用与计算资源消耗等缺点,使得模型难以部署在算力、功耗等方面受限的边缘和嵌入式设备上,也不易实现实时检测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