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知识的基石。其中,教师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属于评价的基本范畴。新课改呼吁改善评价机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对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行为提出了新目标与新要求。本研究选取乌鲁木齐市S小学低、中、高学段下一、三、五年级的6名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理论及最近发展区理论等为理论基础,构建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行为的研究框架。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对6名语文教师进行30节常态课的视频录制,根据编制的“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记录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行为进行数据记录与分析,并结合课堂实录的对比分析及教师访谈结果,综合呈现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行为现状。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不同年级教师总评价频次差异较大:三个年级间语文教师的总评价频次随着年级升高而降低。其中,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其他评价的频次占比随年级升高而降低;再组织评价的频次占比随年级升高而升高;发展性评价的频次占比无趋势性变化。第二,相同年级不同教师的评价频次差异较大:一年级以表扬、激励和纠正否定评价与其他年级差异显著;三年级以追问评价与其他年级差异显著;五年级以总结归纳评价与其他年级差异显著。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表扬评价与激励评价的频次递减,重新组织评价与总结归纳评价的频次递增。第三,教师的教学方式对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行为存在影响:对三个年级语文教师的课堂实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一年级语文教师的命令性、呆板性评价过多;三年级语文教师的单调性、无趣性评价过多;五年级语文教师的主导性、缺失性评价过多。第四,学校与教师在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行为的认识上存在局限性: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重视程度不足,未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也未形成完善的考评机制。教师也缺乏对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理论认识与实践反思。根据研究结论及S小学的实际情况,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提出深化即时评价理念、强化即时评价技能以及优化即时评价制度的改进对策,以期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而融洽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