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绘画诞生以来,有大量绘画作品以“暗底色”的形式呈现,其面貌发展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尝试研究“暗底色”绘画在西方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诞生的源头及发展面貌,并通过对相应时期出现的“暗底色”版画的分析,梳理“暗底色”绘画最终发展成为多元意义表达的过程。本文主要通过“暗与黑”文本上的解读,加以西方历史与文化观念的影响作为依据,着重分析具有代表性特征的艺术案例,试图呈现一个多维度“暗底色”绘画的分析。在第一章着重以“黑与暗”的象征意义的历史沿革与词汇学上的分析作为铺垫,其象征意义综合了历史与文化因素,也涉及到宗教变革的与权力的驱动。在第二章中,用例证分析法与文献参考法,借由历史维度,梳理“暗底色”绘画在西方艺术史中的源头与发展线索。具体分为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以尼德兰为代表的中世纪晚期、文艺复兴盛期、现实主义以来等阶段的“暗底色”绘画表征。在第三章通过分析印刷书籍与雕版图像的出现以及美柔汀与复制版画的流行现象,以讨论“暗底”版画的历史与“暗底色”绘画的关系。通过以上多维度的分析与思考,以期对“暗底色”绘画的诞生以及发展面貌形成较为全面且新颖的认识,并促进个人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