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加登是波兰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二十世纪现象学美学的领军人物。他把胡塞尔现象学创造性地运用于美学,尤其是在文学阅读理论的诸多至关重要的命题上有着独到的建树。在本文的第一章,论述了英加登现象学美学与胡塞尔现象学的联系。英加登的现象学美学充分吸收了胡塞尔现象学方法,主要体现在意向性理论、本质直观方法、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三个方面。本文对以上三个现象学命题做了简要介绍,并力图从美学角度清晰地呈现胡塞尔现象学与英加登文学阅读理论的关联之处。在本文的第二章,着重探讨的是英加登的文学作品构成的多层次理论和阅读过程中的时间透视现象。首先,英加登的文学阅读理论奠基于其文学作品构成的多层次思想。他认为文学作品是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与文本相交遇的产物,文学作品在阅读过程中被构成。在阅读过程中,读者要依据文学作品的既定秩序进行阅读。四个层次连接起来正好是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首先获得语音材料,通过语音材料把握意义和更高级的意义单元。意义和更高级的意义单元能够确定客体的观相,从而使再现客体获得直观外观。这个过程和大量的再现客体的客观化和具体化同时进行,再现客体得以呈现。在阅读的过程中文学作品在时间延续中得到呈现。其次,本文还论述了文学阅读过程中存在的时间透视现象。时间透视现象的理论来源是胡塞尔对内时间意识的分析。时间透视现象是人们在内时间意识之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与构成形式。在作品描述的事件中及阅读过程中都存在时间透视现象。在阅读过程中,清晰地呈现给读者只是正在阅读的部分。正在阅读的部分受到已经阅读过的部分和即将被阅读到的部分的双重影响。时间透视缩短现象会给读者把握整部作品带来困难。读者必须努力把握已阅读过的部分,以便更好的理解整部作品。在第三章,本文论述了英加登阅读理论的三大贡献。首先论述了英加登阅读理论中的阅读价值问题。英加登区分了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他认为艺术价值是作品本身所固有,它需要读者去发现和认识。审美价值的基础是审美上有价值的性质集合体。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通过阅读活动才能实现。他认为审美阅读的终极价值不是获得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而在于从作品的审美价值中获得一种对人的肯定和积极影响。其次,本文对英加登阅读理论对“内容-形式”的两分法的扬弃做了研究,认为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应该在阅读过程中得以呈现,并由“本质直观”的“综合行为”所达成。再次,本文还对英加登的阅读理论反对心理主义的研究方法以及对“反映论”文学观的扬弃进行了研究,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意向性客体,文学阅读过程本身就是其价值与意义的唯一体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