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是农民摆脱贫困困扰的量变过程,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前提条件。因此,有关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考虑到金融发展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尝试分析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作用效应,为金融制度改革及农民增收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证依据。本文在对金融发展及农民收入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确定了相关的量化指标,为本文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随后,以武陵山区为研究对象,对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作用关系依次进行现状分析、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在行文过程中,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分析逐层深入。现状部分从多个方面对武陵山区金融发展及农民收入的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得到本文的初步结论;理论部分以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构建了金融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理论模型,并得到三大基本结论;实证部分基于武陵山区71区县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静态、动态、交叉项、分区域、分位数等计量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作用关系,检验、完善已有结论。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相应的政策含义。研究表明,武陵山区金融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十分复杂:一方面,金融规模的迅速扩张有助于农民增收,且这一促进效应呈现一定的递增趋势;另一方面,金融效率的不断提升对农民收入存在先正后负的影响作用,且当影响为负时作用效应会不断增强。总的来说,金融规模与金融效率的交互作用对农民增收具有负效应。此外,经济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农等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城镇化、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等对农民增收具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最后,本文主要从金融政策角度提出改善农民收入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