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技能概念的引入,为研究社会支持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研究心理健康提供了新途径。社会技能是指个体经过学习获得的,在特定社会情境中有效而适当地与他人进行相互交往的活动方式,社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技能对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由于社会交往不良引发的大学生心理健问题层出不穷,往往因交往受挫而导致抑郁、焦虑、自闭,甚至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的悲剧,应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一般认为,不良的社会技能可导致社会支持缺乏,社会支持的匮乏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影响心理健康。但是,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相当缺乏,亟待加强。有关大学生社会技能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尚未引起学者的足够重视,探讨社会技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也未曾发现。本研究旨在了解广西高职生社会技能、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发展状况,探讨社会技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验证社会支持是社会技能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进一步探讨三者间相互影响的关系。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高职生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关于社会技能、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理论假设;选取广西6所高职院校的93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的调查工具为毛新华的《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王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采用SPSS10.0和LISREL8.54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高职男生的社会技能优于女生;大三学生的社会技能最强,大一次之,大二最低;学生干部的社会技能明显强于其他学生;独生子女在关系主义上劣于非独生子女;城镇学生在社交性上优于农村学生;文科生与理科生的社会技能不存在显著差异。2.女生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男生;农村生源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城镇学生;非独生子女在主观支持、支持总分上高于独生子女;学生干部各项社会支持因子得分均高于其他学生;支持总分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大三、大一、大二。3.农村生源的学生比城镇生源的学生具有更多的焦虑症状;不同专业、是否独生子女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干部各项得分都基本低于其他学生,且在目标感、孤独、焦虑、强迫和健康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总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男生,在抑郁、疲劳上差异显著。除了强迫指标外,广西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得分均显著高于河北大学生常模,表明广西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低。4.社会技能与社会支持显著正相关;社会技能、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显著负相关;社会技能高分组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总体高于社会技能低分组;社会支持是社会技能影响心理健康的完全中介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