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状态的空肠弯曲菌经消化道感染豚鼠致周围神经病变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9ywc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不良生长状态下的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ejuni)能否经消化道感染Hartley豚鼠并致周围神经病变。2比较两种不同培养状态的空肠弯曲菌感染Hartley豚鼠所致周围神经损伤的差异。3通过更为自然的感染途径,完善空肠弯曲菌致Hartley豚鼠周围神经病的动物模型。方法:1菌株来源:来源于空肠弯曲菌菌株库中的空肠弯曲菌Lulei株。2细菌复苏、培养、鉴定以及制备菌悬液:将保存于-80℃的空肠弯曲菌Lulei株在室温(25℃)下复苏,于42℃微需氧(5%O2,10%CO2,85%N2)气体培养箱中培养,传至第三代后进行细菌形态、生化及分子学鉴定,将其中一半培养基转置于42℃自然氧(21%O2,1%CO2,78%N2)气体培养箱中,其余培养基培养环境保持不变。将两培养箱中的细菌分别制成两种菌悬液,浊度均为3×108CFU/ml,准备为Hartley豚鼠灌胃。3实验动物分组:32只4周龄SPF级Hartley豚鼠,随机分组为2组实验组和1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根据细菌培养环境的不同分为微需氧组(M组)和自然氧组(N组),每组12只,共24只;空白对照组(B组)为8只。4灌胃方案:实验组M组每只Hartley豚鼠予以灌胃微需氧条件下培养的空肠弯曲菌菌悬液2ml(浊度为3×108CFU/ml),实验组N组Hartley豚鼠每只予以灌胃自然氧条件下培养的空肠弯曲菌菌悬液2ml(浊度为3×108CFU/ml),实验组每隔2天进行一次灌胃,总共7次。对照组B组不给于任何处理。每次灌胃前全部Hartley豚鼠需禁食12小时、禁水3小时,灌胃后给予饲料及水。5动物观察:自动物入笼后每日对Hartley豚鼠进行观察,包括豚鼠进食、运动、精神、毛发,是否腹泻、力弱等,定期测量体重。使用重复测量法分析各组豚鼠的体重变化有无统计学差异。第一次灌胃后参照Hartley豚鼠EAN模型的瘫痪评分标准,每天观察Hartley豚鼠的临床症状。6动物解剖及坐骨神经染色:末次灌胃后,每隔5天解剖8只豚鼠,每次实验组随机各选取3只,对照组随机选取2只,解剖共分四次完成。对Hartley豚鼠进行灌注、解剖后取材两侧坐骨神经,坐骨神经进行再处理后行锇酸、HE染色。7神病理观察及数据统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HE染色病理结果。经饿酸染色后于体视显微镜下对每只Hartley豚鼠随机分离100根坐骨神经的神经单根纤维,于生物显微镜下观察、病理评估并记录病变单根纤维数,计算每只及每组Hartley豚鼠坐骨神经神经单根纤维的病变率(病变率=病变根数/100×100%)。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每组神经单根纤维病变率结果进行χ2检验,比较各组神经单根纤维病变率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1实验动物观察:1.1临床症状:参照豚鼠EAN模型的瘫痪评分标准:实验组和对照组所有豚鼠评分均为0级。对照组有6只豚鼠发生明显毛发脱失。其余豚鼠未观察到脱毛、腹泻、精神萎靡、瘫痪等明显临床症状。1.2体重变化:实验组和对照组豚鼠均出现体重上下浮动现象。用重复测量法对各组豚鼠体重进行比较,采用双侧性检验,可得各组之间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坐骨神经染色观察:2.1饿酸染色对照组豚鼠神经可观察到神经单根纤维形态均匀,髓鞘表面光滑,郎飞氏结结构正常,偶见髓鞘皱缩;实验组每只豚鼠神经中均可见神经损伤,可观察到神经单根纤维粗细不等,郎飞氏结结构不同程度缺损,结旁区髓鞘脱失、皱缩呈锯齿状,髓鞘内有片状或卵圆状沉积物,偶见华勒样变性。2.2 HE染色实验组豚鼠神经可观察到神经单根纤维髓鞘脱失,轴索不连续、断裂。对照组豚鼠神经可观察到神经单根纤维粗细均匀,髓鞘光滑,轴索完整。3神经病变率统计结果:所有数据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三组神经单根纤维病变率结果进行χ2检验,双侧性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得出:P<0.05(χ2=217.697,P=0.000),拒绝H0,接受H1,认为三组间病变率不全相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进行两组间的病变率差异比较,采用χ2分割法,检验水准取α=0.05,校正后α′=0.0125。各实验组与同一对照组的比较可见:M组与B组比较,得出P<0.0125(χ2=219.273,P=0.000),拒绝H0,接受H1,认为M组与B组病变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组与B组比较,得出P<0.0125(χ2=168.772,P=0.000),拒绝H0,接受H1,认为N组与B组病变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个实验组之间的病变率比较可见:M组与N组比较,得出P<0.0125(χ2=6.579,P=0.010),拒绝H0,接受H1,认为M组与N组病变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得出三组坐骨神经病变率从高到低为:M组>N组>B组,且三组之间病变率比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非最佳培养条件(42℃,21%O2,1%CO2,78%N2)下空肠弯曲菌菌株库中的Lulei株仍能诱发Hartley豚鼠发生周围神经病变。2微需氧条件(42℃,5%O2,10%CO2,85%N2)下和好氧条件(42℃,21%O2,1%CO2,78%N2)下培养的空肠弯曲菌Lulei株均可导致豚鼠周围神经发生病变,即实验组所有豚鼠均发生了周围神经病变,但每只豚鼠神经病变率不一样。3微需氧条件下培养的Lulei株较好氧条件下所致豚鼠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率高。
其他文献
强悍的素食者镰刀龙
食管癌是全球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总体5年生存率约10%,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人数将近40万,在西方国家食管癌发病率还呈上升趋势。我国的食管癌发病人数居世界之首,世界上约6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