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内部行政管理效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sddnn_ccssdd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专业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诞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法律保证。2010年7月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随着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职业院校师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对职业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不少职业院校是新建的或从非专业学校改建而来,管理体制仍然沿用原有的体制,缺少对职业教育规律性的认识。就目前职业院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来看,大部分来自非管理专业,教育管理等相关专业毕业的人员较少,一般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教育管理基础理论和现代职业院校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有部分人员不具备现代行政管理岗位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升。目前,职业院校的行政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和科学,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行政管理职责权限过宽,行政权利对学术事务的决策占重要地位,甚至排斥学术权力;行政管理部门观念陈旧,体制僵硬,缺少对职业教育的规律性认识;行政管理机构繁杂、部门重叠、职能交叉,职责不清,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扯皮;行政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陈旧,管理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效率低下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行政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制约职业院校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对职业院校现有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加强行政管理制度和体制机制建设,使其满足职业院校快速发展的要求。本研究在全面介绍行政管理效能的基础上,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本人从事职业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实际经历和经验,对职业院校中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效能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出系统的、富有创新性的改进措施,其措施如下:(1)更新管理理念是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前提。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和激发行政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2)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其中包括建立竞争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建立奖惩机制、建立反馈与使用机制、建立评价体系、建立考核监督体系等,这是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运行主体和动力;(3)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和艺术管理相结合的科学管理模式,使行政管理这一繁杂的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和艺术化。通过探索、研究、改革和创新管理方式,建立科学的充满竞争、激励和活力的体制机制,将会推动职业院校行政管理效能的提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其他文献
在公司二届四次职代会暨2013年年中工作会议上,打造"百年老店"的目标又一次提出,当前公司开始进入"三集五大"体系全面建设阶段,也标志着公司发展进入了关键期、攻坚期。如何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学生在学习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时,往往还停留在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能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而以三
基于引文分析法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法,对高等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前12种SSCI和A&HCI期刊2000-2014年的数据研究发现:21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研究进入爆发期,文献数量及引文量
提出企业应建立一种基于价值链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即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在对影响企业价值增值的财务因素进行评估的同时,将影响企业价值增值的非财务因素也加以评估。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也日益严重,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也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运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会计人员专
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 ,采用经典恒温加速实验方法 ,对甘露消毒颗粒剂进行稳定性实验研究 ,预测 t2 5℃0 .9为3.38a。
<正>PISA中表现最优秀的国家既不是最富有的国家,也没有在教育上分配更多资金。在教育中,正如在生活中其他所有事情一样,你付出什么便得到什么,对吗?不过,也正如在生活中其他
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金融市场的同业竞争日益激烈。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优质客户”这一资源,如今这一宝贵资源正变得越来越稀缺,有限的优质客户资源正在
纵览近些年来的移动学习相关研究,大多只重视对移动学习的技术支持而轻视了学习资源的建设,故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和技术的支持,对保证移动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向现代社会转型以来,人们对婚姻的态度和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离婚率不断攀升,单亲家庭逐渐增多。在单亲家庭中,女性为户主的单亲家庭占了绝大多数,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