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历经巨变,农村社会的价值观也随之深刻改变。价值观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婚姻观作为人们关于男女两性关系和两性行为的基本观点,是价值观在婚姻问题上的重要体现。因此,研究我国农村社会婚姻观的变化情况,对于帮助我们了解农村社会价值观变化,探讨农村正确婚姻观的完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代农村社会的婚姻观呈现出多元意识文化碰撞、交融的复杂特征。本文以江苏省X村为个案,从婚姻关系的初始、婚姻关系的维系、婚姻关系的存续三个维度对当代农村社会的婚姻观进行调查研究,并试图从政策制度、经济生活、文化价值、个人意识等方面对当代农村社会婚姻观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总体而言,当代农村社会的主流婚姻观是积极、健康的,当代农民“重视情感因素”、“追求自我价值”等先进的婚姻理念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社会价值观的发展,对于维系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社会婚姻观变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给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了巨大困扰。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非道德的两性关系对家庭和谐的影响”、“早婚早育现象对人口素质提升的阻碍”、“婚姻成本的增加”、“不良婚恋风气的存在”等方面。 针对当代农村社会婚姻观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通过强化农村制度建设、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优化农村文化建设等措施加以完善。在努力消除农村社会婚姻观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之余,试图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相关问题综合治理的思路和政策,进一步推动农村社会的长足发展。 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和农村社会婚姻观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当代农村社会价值观变化问题研究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应在把握其动态发展规律过程中,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而不懈努力。期以在不远的将来,农村社会的婚姻观会逐渐趋于积极而合理,正确的社会价值风尚会在农村社会乃至整个社会得以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