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三个方面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了系统研究。 理论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但在其发病机制中以脾肾阳气虚衰、湿浊瘀血潴留为主要病机。肾阳不足,土失温煦,则脾阳虚弱;脾失健运,化源不足,肾失充养,则肾阳亦衰,终至脾肾阳气俱衰,湿浊、瘀血内潴。前者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后者则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持续发展,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重要因素。治当遵仲景合方之法,两方相合,数法并施,温补脾肾、通腑降浊、祛湿化瘀。 实验研究: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分别对正常的SD大鼠灌注高、低剂量的真桃汤、真武汤、桃核承气汤、生理盐水注射液及苯那普利,收集以上各组的含药血清,加入体外培养的人胎肾小球系膜细胞培养皿中,观察以上各组对人胎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细胞外基质(Col Ⅳ、FN、LN)增殖的影响,以验证真桃汤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小球硬化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证明,真桃汤高、低剂量组对人胎肾小球细胞系膜(MC)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ECM)中纤维连结蛋白(FN)、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Col Ⅳ)的增殖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苯那普利组虽对MC的增殖和ECM中LN、Col Ⅳ含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不及真桃汤高、低剂量组明显。且西药组对ECM中FN含量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理可能是,真桃汤通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异常增殖,使细胞外基质产生减少和降解增加;同时由于细胞外基质环境异常的改善,又减轻了系膜细胞的异常活化和过度增殖等途径而防治肾小球硬化的。 临床研究:验证真桃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其用药的安全性。选择符合脾肾阳虚、湿浊瘀血型CRF患者,按照病情程 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度。基础疾病及年龄相近等两两配对,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 组采用口服苯那普利加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采用真桃汤加西医综合疗 法,治疗60天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是两组各治疗32例,治疗组在改 善肾功能和临床主要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疗效积分、提高血清总蛋白、 白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降低民-MG、尿蛋白、纠正电解质系乱及 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刀1、P<0刀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