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伍尔夫的新传记实验--以《奥兰多》和《阿弗小传》为例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dy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在有限的生命里创作了大量影响深远并堪称经典的作品,包括小说、日记、散文、随笔等。因执着于对各种文类写作艺术的探索,伍尔夫也创作了许多传记作品,其中《奥兰多:一部传记》和《阿弗小传》则是伍尔夫“新传记”的代表作,两者带有强烈的实验性质,其荒诞离奇的风格,与传统意义上的传记完全背离。本文即以这两部传记为研究对象,试图探讨伍尔夫的这种实验性传记创作对传统传记的解构与颠覆。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导论部分首先从总体上分析了伍尔夫的整个创作思想,即不断地探寻脱离传统模式的新艺术形式和技巧,在其实验性传记写作中则表现为,在坚持传记文体区别特征的基础上,伍尔夫又揉入了小说的艺术技巧,实现了对传记文体的革新。同时,她的“新传记”理论也为现代传记的写作指引了新的方向。最后在综述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主要论点。  第一章主要论述伍尔夫传记写作的动因。伍尔夫因写作小说而闻名于世,但她的传记创作同样具有启发性。伍尔夫对传记的热衷,一方面源于父亲给予她的背离传统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孕育了她超前的写作意识;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布鲁姆斯伯里集团的影响与熏陶,他们激发了伍尔夫的反叛意识,同时促成了她新的写作理念。  第二章主要探讨伍尔夫的传记《奥兰多:一部传记》和《阿弗小传》中彰显的文学性。传统传记往往囿于真实性原则,追求历史背景的铺陈和史料的考辨等,反而大多流于枯燥繁杂,失去其应有的吸引力。对此,作为“新传记”代表的伍尔夫以自己的实验创作呼吁传记的“艺术意识”,突显了传记的文学特性,推动了西方现代传记的转型。在这两部传记中,伍尔夫用荒诞离奇的想象,对传主内心真实的追求,及其充满戏谑反叛的后现代式风格,解构并彻底颠覆了传统传记的创作形式和内容。  第三章主要论述伍尔夫新传记的叙事艺术。出于对人物深层意识的挖掘,伍尔夫在写作中都致力于文学自身的内省,因此她的这两部传记采用了与传统传记完全背离的叙事技巧。具体表现为:在间接接受柏格森“心理时间”影响的基础上,伍尔夫将自己独特的“心理时间”和“宇宙时间”观融入到传记中,实现了对传统传记单向维度线性叙事的解构;而多元化的叙事视角,则颠覆了传统传记一贯使用的全知叙事模式。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伍尔夫的新传记充满了对人物心灵世界的极度探索,这种探索使伍尔夫致力于开拓新的传记艺术,对现代传记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指出伍尔夫这种极端化的实验之作并不能代表传记发展的主流。
其他文献
“过度诠释”(overinterpretation)一词出自于当代意大利小说家、符号学家安贝托·艾柯。艾柯的文本诠释理论包括提倡诠释即作品的开放性、反对过度的诠释以及强调诠释的历史
1 黔北重镇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古为梁州之城,是由黔入川的咽喉。  2 遵义是座古城,唐朝时设遵义县,明朝时设遵义府,当时属四川,直至清朝才属贵州。遵义的城墙都用红砂石砌成,几座门楼飞牙出檐,很是气派。  3 著名的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原是国民党第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毛泽东当时和张闻天、王稼祥同住在遵义老城外的穆家庙附近,所居的房屋原为国民党川南边防军旅长
巴金毕生与俄罗斯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俄罗斯对巴金文学作品的翻译与研究却比较晚,虽然这样,但在巴金与俄罗斯诸多汉学家的共同努力下,其作品在俄罗斯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