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结构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wangboh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08年—2009年6~10月选用河南省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三因素裂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不同种植方式、不同留苗方式条件下,所构造的不同群体结构对夏玉米冠层结构特点、冠层小气候特点、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特性、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为从群体数量上确定适宜的群体结构,2008年设置45000、60000、75000、90000、105000、120000株?hm-2六个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几个群体指标,如:
其他文献
稻米籽粒中的植酸以圆球状晶体的形式储存在胚、胚乳或子叶的蛋白体中,因此,籽粒中的植酸含量与蛋白质含量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由于植酸本身的化学特性,其会与矿质元素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