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膀胱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泌尿系及男性生殖系肿瘤,居中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7位,约占成人肿瘤的2%~3%,病理上包括常见的尿路上皮癌、腺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以及较少见的混合型癌、小细胞癌、肉瘤样癌、癌肉瘤、转移癌等。膀胱腺癌是一种少见的膀胱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分期晚,预后差,约占膀胱恶性肿瘤的0.5%~2%。根据组织学来源,膀胱腺癌可分为原发性非脐尿管腺癌、脐尿管腺癌、转移性腺癌。膀胱腺癌临床罕见,其预后可能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数量及大小、TNM分期、病理分级、是否复发转移、术后是否放、化疗等因素相关,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相关临床因素及预后的生存分析较少,我们通过单中心相对较大的样本进行生存分析,旨在探讨上述因素和预后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参考价值。研究对象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病理确诊为膀胱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共53例,占同期收治膀胱肿瘤的1.6%(53/3287)。其中男性39例,女性14例,男女比例为2.79:1。年龄范围28~89岁,平均(54.85±14.30)岁。分析各项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临床表现,肿瘤位置,肿瘤数量,肿瘤大小,T分期,病理分级,病理类型,是否合并肾积水,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疾病,有无吸烟、饮酒史,既往有无膀胱良性病变,手术方式,术中是否输血,是否复发,是否为脐尿管腺癌,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远处转移,术后是否放、化疗或灌注/热灌注等对生存时间及预后的影响。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生存分析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计算,并用Log-Rank法对生存率进行分析比较,再将P<0.1的指标用多因素COX模型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T1 期肿瘤患者 15.1%(8/53),pT2 期 67.9%(36/53),pT3 期 11.3%(6/53),pT4期5.7%(3/53)。肿瘤最大径3~90mm,中位肿瘤最大径为35.00mm。总体随访率71.7%,53例的随访时间为8~75月,中位随访时间27.3(12.0,51.5)月,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2.0%(44/53),61.6%(37/5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47)、年龄(P=0.032)、化疗(P=0.041)、淋巴结转移(P=0.010)、远处转移(P=0.023)、病理分级(P=0.034)、职业(P<0.001)是影响膀胱腺癌生存期的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示性别(RR=4.17,P=0.026)、年龄(RR=6.00,P=0.015)、化疗(RR=10.30,P=0.005)、淋巴结转移(RR=9.15,P=0.032)是影响膀胱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结论膀胱腺癌就诊时大多数已属局部晚期,临床上肿瘤分期以pT2~pT4期多见(45/53),这可能和预后较差有关。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RR=4.17,P=0.026)、年龄(RR=6.00,P=0.015)、化疗(RR=10.30,P=0.005)、淋巴结转移(RR=9.15,P=0.032)是影响膀胱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