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零售业在流通产业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拉动日常消费品生产、分销和相关服务行业的前沿行业,其销售额和从业人数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国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多年来,随着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的商业零售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国民经济和消费需求的高速增长是中国零售业快速成长的主要推动力。在过去的10年中,我国商业零售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根据加入WTO相关协议,2004年中国零售业市场正式向外资全面开放,外资零售商进一步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面对外资零售企业的扩张,我国零售企业迫切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供应链及其管理是影响零售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是推动零售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随着商品价格的竞争,零售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供应链管理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水平不高,投入不足,因此,加强和改善零售业供应链管理,是我国零售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应对入世挑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与零售业和供应链管理相关的理论,对中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的行业组织结构、总体水平、物流管理、信息管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及行业经营绩效等方面进行国际比较和实证研究,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本文在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理论基础上,探讨规模扩张、供应链管理与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密切联系,旨在从市场、供应商、零售商的角度出发,提出供应链管理从降低商品的物质成本、市场调节成本、企业内部组织成本和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四个方面提高零售业核心竞争力,并运用归纳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我国零售业供应链管理现状进行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