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理区域社会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结构关系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xiaohu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变化是指人类通过利用土地的各种直接间接活动而使得一个地区的土地结构和土地特性发生改变。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对于解释土地利用的变化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土地利用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力及其反馈机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焦点。本文以迁西县(低山丘陵区)、昌黎县(滨海平原区)、清苑县(山前平原区)、张北县(坝上高原区)1999-2006年的土地变更数据为基础,从时序变化和程度变化两个方面对上述典型县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利用SAS软件找出了造成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驱动力因素,进而比较了不同地理区域社会经济增长对其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主要有:(1)通过对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贡献率、变化强度指数和变化速度的分析,明确了研究单元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导地类。各地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变化显著,但同时各地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也各具特点。(2)通过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可知,不同地理区域土地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滨海平原区土地利用程度最高,山前平原区处于稳定发展期;低山丘陵区和高原区的土地利用相对不活跃,处于调整期。(3)通过对河北省低山丘陵区、滨海平原区、山前平原区和坝上高原区4种不同地理区域代表县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研究,我们发现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和引发其变化的经济因素各不相同。总体上,不同地理区域耕地面积均在减少,建设用地均在不断增加。其中,低山丘陵区主要受人口因素的影响;滨海平原区和坝上高原区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山前平原区主要受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影响。(4)最后以上述研究结果为基础,从人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等方面对上述4种地理区域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头泻药“仁青泽泻”属于藏药泻治配方之一,据文献记载该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皮肤病等具有独到之处,并有生发的功能。虽然,目前藏药和中成药制成的生发药很多,但是目前还
经济增长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经济增长是一国取得经济成就的最重要的标志和过程。经济学家们一直视经济增长问题为第一等的经济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关注经济的增长
作为职业群体的现代教师是随着中国百余年的现代化进程而出现的,教师群体的产生和演变可以成为观察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微观视角,教师素养提升又是当前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关键环
近年来,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互动关系受到金融经济学家和产业经济学家的关注,已成为公司财务中的热点问题。这类研究结合产业组织特征,着眼于分析竞争对手、消费者及雇员等利
分工是人类经济生活的一种基本现象,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中分工的特征不仅在于比动物社会复杂,而且在于分工由简单到复杂的演进过程。分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
本文从清洗的角度对浮阀塔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几种常规的清洗方式进行了比较,用有机酸作为主清洗剂,对浮阀塔进行全充满强制循环清洗是一种安全、可靠、成熟的清洗方法.
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主要研究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替代关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最终将被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依据。作为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菲利普斯曲线已经有一定的
经济增长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和社会现象,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经验证明人力资本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为此,本文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经
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网络进行研究,如创新网络的概念、特点、作用等,但对创新网络内部的结点、链条的概念及运行机制涉及甚少。对新产业区研究发现,在相
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代表了现代城市工业的发展方向。循环经济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研究课题,建立一个实用的、完善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