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和利用,露天矿和浅部矿床越来越少,找矿难度日益加大,寻找深部隐伏矿床已成为矿产勘探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结合地质资料选择一种合理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至关重要。  双频激电法是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工程院何继善院士提出并实现的频率域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它是应用地球物理领域唯一的一种由中国人提出原理并由中国人发明仪器的方法技术,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双频激电法已成功运用于寻找金属矿产和水资源等方面。由于该方法不能直接获得激电异常源时间常数参数,再加上不同矿区地质成矿环境差异,尤其是含碳质岩层的存在使得激电异常复杂化,激电异常源难以定性。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不同矿区采集岩石标本进行了物性标本测试实验,验证了多金属硫化物矿石、黄铁矿、碳质岩石(含石墨)存在明显的频率特性差异,使得利用双频激电频谱特征判定异常源性质成为可能。  本文首先概括了激发极化法的国内外研究历史及发展动态,明确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基于激发极化法的物理机制,深入研究了双频激电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不同矿区岩石标本物性测量实验,探讨了双频激电法异常源频谱特征,总结了利用激电频谱特征判别异常源性质的有效性。其次,对某矿区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矿区开展了比例尺为1:10000的双频激电中梯扫面8km2和双频激电测深100个测点。最后,进行野外数据处理,应用实验研究成果及相关原理再结合地质资料推断矿区地质异常,并在成矿有利地段指导钻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