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就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对马拉硫磷的抗性机制及其对亚致死剂量马拉硫磷的应激反应的蛋白质组学作了研究,并构建了白背飞虱cDNA文库,结果如下: 1 白背飞虱对马拉硫磷抗性的蛋白组学基础 采用顺序抽提法制各样品,对马拉硫磷抗性/敏感品系不同的蛋白抽提液分别进行双向电泳,并对电泳图谱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抗性品系抽提液1与敏感品系抽提液1之间有172个点存在表达差异:抗性品系抽提液2与敏感品系抽提液2之间有97个点存在表达差异。这表明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的蛋白质表达存在显著差异。于谱上挑取10个差异蛋白质点,对其进行质谱鉴定。结果表明,这十个点(1-10)可能为:烯醇化酶、酚氧化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肌钙蛋白、细胞色素氧化酶等与昆虫抗逆性相关的蛋白,另外4号点未被检出。通过对电泳图谱及质谱鉴定结果的分析,明确了部分差异蛋白的功能,并对其与白背飞虱抗药性之间的关系做了推测。 2 白背飞虱对亚致死剂量马拉硫磷应激性的蛋白组学研究 初步分析了经亚致死剂量马拉硫磷处理后(以丙酮为对照)的抗性/敏感品系白背飞虱的蛋白质组表达差异。在所有成员胶上共检测到131个蛋白点。对其差异分析发现,有90个蛋白质点可能涉及白背飞虱不同品系对马拉硫磷敏感性差异以及对马拉硫磷处理的应激反应,其中4个点既与白背飞虱对马拉硫磷的抗性机制,又与白背飞虱对马拉硫磷的应激有关。在对抗性品系对照组与敏感品系对照组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有48个点存在差异表达。经马拉硫磷亚致死剂量处理后,白背飞虱抗性和敏感品系相对于各自对照分别有41个和49个蛋白质点发生改变,抗性与敏感品系之间亦有40个蛋白质点存在差异。因此,用亚致死剂量马拉硫磷处理后的白背飞虱,在蛋白表达上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其应激反应有关。 3 白背飞虱cDNA文库构建与表达序列标签初析 初步分析白背飞虱抗性品系ESTs序列的组成以及与同源序列的相似性,为该飞虱抗药性相关的新基因克隆以及抗性分子机理研究提供技术基础。构建白背飞虱抗马拉硫磷品系成虫cDNA文库,测序得ESTs序列,采用BLASTn和BLASTx软件在GenBank等数据库中进行序列相似性比对。初步获得364条ESTs序列,平均长度为457.2bp。5’端ESTs序列的GC含量为38.1%,3’端为35.3%。45.6%的ESTs具有编码氨基酸序列且在数据库中存在高度相似序列,其中大部分参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