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主要是顺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世界经济的大发展使会计面临新形势、新要求,会计教育必须对此作出适当、正确的反映。作为整个会计教育体系当中一部分的高职会计教育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转变高职会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新型高水平高职会计人才是会计高职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然而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借鉴的国外其它先进模式仍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势必要求进一步深入的探索新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分析和探索德国“双元制”模式,突出其特点和优势,旨在借鉴德国“双元制”教育,构建一种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本研究在介绍国外几种先进人才培养模式时重点突出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再进一步分析我国高职会计教育的现状,运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理论重新构建了高职会计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论文介绍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国外几种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如英国“工读交替”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加拿大CBE模式、美国社区学院、和德国“双元制”教育,突出“双元制”的特点和优势,并指出德国“双元制”教育比较适合借鉴到我国的高职会计教育中。其次,论文分析了我国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第三,论文详细介绍了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概念、特点和优势,着重突出其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课程设置、以受训者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以客观需求为标准的考试考核制度,以及对教育实践实训活动的充分重视。加上“双元制”所拥有的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双元”活动所需的经费保障,都为我国高职会计教育对其的借鉴提供了必要的保证。最后,论文在借鉴“双元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途径和师资保障等在内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前人研究“双元制”并借鉴到我国机械类、旅游、工科类教育的基础上,把“双元制”借鉴到我国高职会计教育之中。由于实施过程中会计专业学生无法象机械类或者工科类的学生一样从事同样单一的工作,这一点对于教师的督导是不利的,而且加上企业中有对企业信息保密的倾向,因此,这对高职会计学生实施“双元制”会有较大的难处,这也是本论文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