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教学是高校的第一本职工作,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学学术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教学观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国内外众多研究已表明教师的教学学术与教学观都会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但是教学学术与教学观是否有相关关系不得而知。已有研究很少关注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与教学观的关系。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实证调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能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对39所“985”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进行了调查,问卷采用了自编式教学学术水平问卷量表和在国外应用广泛的教师教学观量表,信效度良好。研究考察了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与教学观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整体而言,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处于一般水平,教学观处于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过渡阶段,可称之为师生互动阶段。第二,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和教学观存在个体差异。性别对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和教学观无显著影响;在年龄上,年龄越大,教学学术水平越高,越倾向于持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在教龄上,教龄越长,教学学术水平越高,越倾向于持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在职称上,职称越高,学生成果越多,职称对教学观和教学学术的其他维度无影响;在教育经历上,国内博士在学生成果维度的均值显著高于海外博士,教育经历与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在专业领域上,工学和管理学比其他学科在学生成果维度的表现更加出色,在教学观的取向上,相比于人文社科领域的教师而言,理学和工学领域的教师更倾向于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第三,在教学学术水平与教学观的关系上,教学学术水平与两种教学观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教学学术水平与学生中心教学观的相关更大。第四,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和教学观受到组织层面和个人层面的影响。就组织层面而言:在晋升制度上,一半取决于科研一半取决于教学的晋升体制最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在工作时间分配分配上,一半分配给教学一半分配给科研的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最佳,工作时间分配对教学观无影响;在教师所在院系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上,院系对教学越重视,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越高,并越倾向于持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就个人因素而言:在个人兴趣上,兴趣为“一半科研一半教学”的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最高,并最倾向于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在教学科研观上,教师越认为教学也是一种学术,教学与科研能相互促进,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越高,并越倾向于持学生中心的教学观。本研究提出针对研究型大学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和教学观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首先,高校应完善教师评价制度,构建支持教学学术的制度环境;其次,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最后高校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重视教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