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省安顺市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伴随着老城的更新,在经历了老城部分街区大拆大建的更新后,剩余街区在更新过程中面临着街区特色空间和肌理受损、街区风貌单一、街区记忆消退、社会网络结构瓦解、文化脉络破坏等矛盾和问题。当前,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实践更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一二线大城市,由于近三十年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等方面产生急剧增加的土地需求,使得这些城市在对老城更新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处理好老城肌理、风貌、文化脉络、社会网络结构等的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模式的弊端,以小规模、渐进式更新为主的微更新方式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作为中小城市的安顺市,由于其发展历程、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滞后,所以安顺老城的许多特质得以保留,这是安顺市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安顺老城具有了城市更新的后发优势,可以避免陷入以往大城市更新产生的困境之中。旧居住街区是安顺老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对其更新是能否保留安顺老城特质的关键问题。本文正是基于安顺老城更新面临的危机与机遇,通过理论学习、实地调研,分析总结安顺老城旧居住街区的现状问题及其肌理演变与特征,进而构建适宜于安顺老城旧居住街区的微更新设计策略,以期为安顺老城旧居住街区的更新提供参考借鉴,留住一个有特色、有活力、环境宜居的安顺老城。本文一共有5章:第1章是绪论。说明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安顺老城、旧居住街区、微更新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第2章是旧居住街区微更新理论研究。对微更新的理论起源和实践进行梳理,研究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现状,从建筑学的视角提出旧居住街区微更新的目标:延承街区文脉、激发街区活力、改善街区环境,以及整体性、渐进性、小规模、多方参与的原则,并归纳总结其主客体及参与机制、方式和特征等理论基础内容。第3章是安顺老城旧居住街区微更新基础研究。梳理安顺老城的历史沿革、文化特色、人口特征、功能结构等基础内容,分析上位规划后可知安顺老城的更新是落实上位规划的重要环节。基于老城旧居住街区的发展背景,分析总结安顺老城旧居住街区的现状问题,阐述街区肌理与街区活力的关系,从街区形态、街巷形态、建筑类型三个层面对其肌理的演变与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出在街区肌理层面影响安顺老城旧居住街区活力的因素:街区的连通路径、街区的网络结构、街区的分形特征、街区的行为尺度、街区的功能结构。第4章是安顺老城旧居住街区微更新设计策略。基于前文对微更新理论和实践、安顺老城旧居住街区发展背景和现状问题、街区肌理演变与特征、影响街区活力的因素等内容的研究分析、归纳总结,从三个方面提出安顺老城旧居住街区微更新设计策略:修复街区肌理,延承街区文脉;整合功能结构,激发街区活力;优化物质空间,改善街区环境。第5章是设计实践——安顺市民主路街区微更新设计。将安顺老城旧居住街区微更新设计策略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完成从理论研究到设计策略构建再到实践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