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利用中国上海地区人骨髓有核细胞混合培养后,诱导人IL-12(hIL-12)的p40和p35亚基和B7-1的mRNA的转录,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克隆上述三条基因的cDNA,分别进行序列测定,表明所克隆序列同以报道的序列不尽相同,提示上述基因可能存在多态性,有中国人特征。 将克隆所得基因克隆进真核表达栽体pCI中,构建成功pCII-p40-p35、pCI-B7-1,在腺病毒载体穿梭质粒中,构建成功pAd-IL-12、pAd-B7-1和pAd-Track-CMV-IL-12、pAd-Track-CMV-B7-1两套载体系统。 腺病毒栽体经293包装和扩增后,获得病毒滴度10颗粒/m1;真核表达载体经体外转染Hela、3T3细胞后,RT-PCR检测目的基因均可转录,IL-12生物学活性测定和ELISA测定表达含量为1ng/ml·106·24h;体外细胞培养杀瘤实验中,IL-12和B7-1联合转染Hela细胞后加入淋巴细胞(靶:效=1:10)可达70%的杀瘤效果。 在荷人黑色素瘤A375的过继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Scid小鼠模型上(HuPBML-Scid),进行原位肿瘤基因治疗,IL-12和B7-1联合应用可达93.40%抑瘤率,并具有协同作用,基因治疗组肿瘤组织内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组化分析主要为人淋巴细胞。 本研究在动物实验中应用低毒的转基因制剂主要考虑到腺病毒载体的免疫原性高,真正应用于临床较困难;本研究选用人黑色素瘤模型主要考虑较多文献报道细胞因子对其治疗效果好,在本研究基础上进行大肠癌和胃癌的类似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以期为此治疗方法最终临床应用提供充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