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中D2D路由协议研究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os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及人们对信息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加,研究学者在4G网络的基础上对移动网络的容量、速率、频谱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D2D(Device to Device)作为5G关键技术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关注。D2D主要的通信模式有单播、广播、多播、D2D多跳模式。目前关于前三种模式的研究已经十分广泛,但是关于D2D多跳模式的研究仍然十分匮乏,而路由问题是D2D多跳通信中最主要的问题。论文针对5G网络中D2D多跳通信模式的路由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借鉴自组织网络(Ad hoc)分布式路由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蜂窝网络的集中控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范围和节点移动性的分簇D2D 路由协议 CRPRM(A Clustering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Range and Mobility for 5G D2D),并针对车载自组织网络(VANET)应用场景进行了仿真测试。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分析了 D2D的技术原理及Ad hoc网络中的典型路由技术,总结出D2D技术的优势及Ad hoc网络中的各种路由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环境。2、深入分析了 D2D技术的研究现状和D2D路由问题,探索了D2D技术应用于VANET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提出了 一种基于分簇的D2D路由协议。该协议由分簇和路由两个过程组成,结合了 Ad hoc网络分布式通信和蜂窝网络集中式管理的特点。路由协议中采用的分簇算法,综合考虑了节点的通信范围和节点的移动性,特别适用于车载网络的场景,能够有效的拓展5G网络的应用场景和覆盖范围。4、在NS3仿真环境下实现了所提出的基于通信范围和移动性的D2D分簇路由协议CRPRM,并结合道路交通仿真工具SUMO(Simulation ofUrban Mobility)对 CRPRM 进行 了仿真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本论文提出的分簇路由协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好的路由性能。
其他文献
在我国,自资本市场成立以来,关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意见或建议就不绝于耳,尤其是在公司治理结构越来越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越来越健全的情况下,股利分配成了任何一个奔赴资本
1995年夏的一天下午,由公安部宣传局副局长武和平率领的公安部英模报告团在江苏省镇江市体育馆作报告,座无虚席。武和平在报告会结束后刚走下讲台,一位身材娇小的女少先队员
研究隔震支座对多高层框架结构减震效果的影响,框架结构在隔震支座不同布置方案下的不同动力反应,寻找更优的隔震支座布置思路达到隔震支座更充分的使用。以5层、10层和15层
为了有效降低火电厂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在火电厂各种污染物排放量函数、污染物排放费用函数以及碳捕集装置运行约束的条件下,建立了火电厂节能经济调度的能量可实现模型。通
电子商务专业导航系统采用Visual Studio 2008作为开发环境,采用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服务器,采用Div+Css技术进行界面布局,设计与实现了B/S架构的电子商务专业导航系统
针对基于阈值分割的多晶硅晶畴检测方法中出现的边缘断点以及伪边缘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梯度信息的自适应边缘提取优化算法。对双峰法和Otsu法相结合的图像分割算法进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