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异化理论在《资本论》中的发展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72559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以来,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就成为了讨论的热点。然而通过研究发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表后,马克思对异化概念使用的频次明显降低,学界由此产生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思想“成熟的顶点”,而《资本论》则是马克思创作能力的“衰退和削弱”的观点。人为地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分割为两部分,影响了我们对异化理论的整体性理解,以及对异化理论的评价。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异化理论渊源的探析,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穆勒评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及《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对异化概念使用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后发现,马克思并未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后抛弃异化概念的使用,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理论建构过程中对异化概念进行了更深入的阐释。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商品分析为起点,在商品生产和流通等领域对雇佣劳动与资本关系进行了讨论,对早期关于私有财产与异化劳动的循环论证问题进行了回应;《资本论》中从商品到货币再到资本的三大拜物教的分析,深化了异化理论的理论内涵;《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工业分工的发展和机器使用的分析,为理解异化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产生的新变化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异化理论在《资本论》中的发展进行梳理后发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不断深入的基础上,不仅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进行了延伸和进一步阐释,还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拜物教现象的过程中,揭露了物掩盖的社会关系异化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心理异化。无论是在理论深度方面还是认识逻辑上,《资本论》对异化问题的认识都上升了一个台阶,《资本论》的完成实现了马克思对异化理论认识的升华。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异化理论的发展,不仅在理论层面上为正确、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学说奠定了基础,还在实践层面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益指导,对当代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广泛地应用于有一定地质条件的矿山生产。通过对矿山使用的凿岩、采装、运输设备及其生产配套(即生产单元)的分析和比较,进行了矿山生产单元的优化研究,
采用硅胶为硅源,以四乙基氢氧化铵和四丁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在1 L高压釜中合成TS-1分子筛.经XRD,IR,DRUV及XPS测试表明钛进入了分子筛骨架,分子筛结晶度和骨架钛量较高,在催化吡啶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联合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诊断恶性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价值。方法:选取74例疑似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均进
近年来,企业诚信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人们在论及诚信时,往往将其与企业信用混为一谈,认为开展诚信教育就是加强信用建设。实际上,企业诚信与市场信用是两个有着密切联系但
针对航空发动机构造是容纳多学科、相互渗透、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的特点,在教学中采取了实物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率,获得满意的教学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明程度的提高一方面促进了慈善事业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于慈善机构的运营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慈善从业人员队伍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