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eEF1A基因表达及遗传转化的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m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EF1A(eukaryotic elongation factor1 A)是真核细胞内主要的翻译因子,不仅将GTP和氨酰基_tRNrA运至核糖体上,催化氨基酸链的延伸而推动、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在细胞中还发挥着许多作用,参与细胞生长、应激反应及运动性有关的信号传导。在本课题组拼接获得甘蔗eEF1A基因cDNA全长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甘蔗eEF1A的表达和功能的研究,取得以下结果:   1.Southern杂交证明甘蔗eEF1A在甘蔗基因组中确实存在,并且是多拷贝基因。   2.Northern杂交表明甘蔗eEF1A只在甘蔗未成熟茎段有高水平表达,在正在成熟茎段和已成熟茎段低水平表达,并且乙烯利处理可以诱导eEF1A在未成熟茎段持续高效表达。   3.采用RT-PCR方法克隆了1420bp的甘蔗eEF1A编码区cDNA片段,反向插入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CaMV35S启动子和GUS报告基因之间,构建了以NPTⅡ基因为抗性选择标记的eEF1A基因反义植物表达载体。   4.通过农杆菌介导系统成功将反义eEF1A基因遗传转化烟草K346(Nicotiana tobaccum L.),获得34株转基因植株。反义转基因烟草移栽后,表现出生长缓慢、叶数减少、株高变矮、开花延迟的现象及植物体内总蛋白质含量降低,并出现了两种变异类型。初步证实甘蔗eEF1A在烟草中的反义表达,能够抑制部分烟草内源eEF1A基因的活力。推测转反义eEF1A基因烟草形态的变化与eEF1A的表达与调控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系。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在建或拟建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混凝土坝规模也在扩大,这就极大地增加了工程设计人员在初期设计阶段数值分析的工作量。虽然计算机的单核处理性能不断提高,但
摘要:营造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笔者一直努力的方向。时代精神体现在民主、人本、探究、创新、开放、可持续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营造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  关键词:历史教学;“生命”课堂;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4-0015  营造有生命力的历史课堂,让历史课堂跟上时代的步
在恶劣海洋环境中长期工作的锚链,在风、浪、流等复杂海洋环境载荷的作用下,势必会发生磨损损伤、腐蚀损伤等影响锚链强度和安全性能的现象。从载荷类型来说,锚链会受到拉伸、弯
受多方面因素的联合作用,水文变化情势不仅表现出极强的随机性,具有广泛的不确定性变化特性,同时还存在着混沌、模糊和灰色等复杂特性,因此径流系统是一个高度非线性系统。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