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土石坝勘测设计-运行期工程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研发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ifefov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石坝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旦失事将对坝区和下游人民群众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尤其是水库库容大、装机容量大的高土石坝,失事带来的影响更广、更深,损失更大。本文通过结合风险评估与预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开发了高土石坝勘测设计-运行期工程风险评估与预警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勘测设计阶段信息建立三维大范围的可视化模型,采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安全监测信息的存储与共享,建立了高土石坝安全监测信息模型。并详细说明了监测信息数据表结构以及可视化表达方式。(2)以实时监测数据为基础,提出了高土石坝实测性态实时评价方法。建立了普遍意义下的高土石坝实测性态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的底层评价指标根据经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确定监控标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指标动态权重,同时考虑变化过程中的指标危险程度的模糊性,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实现高土石坝实测性态实时评价。(3)以实测性态安全等级表示失事概率,根据国内外经验公式进行失事损失估计,采用当量法对生命损失、经济损失和社会环境影响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损失等级,提出了以高土石坝实测性态安全等级和风险事故损失等级为指标,采用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根据评价结果进行风险预警,及时采取有效的工程或非工程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4)以糯扎渡水电站为例,研发了高土石坝勘测设计-运行期工程风险评价与预警系统。此系统共包括四个功能模块,分别为:系统信息管理模块、监测信息管理模块、风险评价模块以及风险预警模块。
其他文献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既有内在的发展、演变规律,又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新的情况,产生新的问题。黄河下游出现的“二级悬河”就是在新
本文以广东某外掺MgO混凝土拱坝为例,研究分析了外掺MgO混凝土拱坝的变形性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对外掺MgO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试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探
前期进行的越桔(Vaccinium vitis-idaea L.)果渣深度利用开发研究,成功确立了越桔果渣黄酮的提取精制工艺,并发现其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XanthineOxidase,XOD)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探究越桔黄酮对血清尿酸水平的影响,本文采用腺嘌呤联合高糖饮食诱导的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研究了越桔果渣黄酮(Flavonoids from fruit residues of Vac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