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在带来技术、产业巨大变革的同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聚集方式,特别是思想方式。青年思维活跃,更易接受新生事物,作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已经成为互联网活动中最有活力的群体。共青团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依照现有的行政动员方式和简单的线下活动,来吸引、凝聚青年,已远远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青年的发展诉求和现实需要。因此,树立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去找到青年、联系青年进而去服务青年,对做好共青团工作具有深远而又现实的意义。本文结合自身长期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共青团工作的经历,围绕组织、引导、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这四项团的基本职能,综合采用了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深度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通过问卷等调查方式,案例解析等剖析方法,深入梳理平顶山市共青团传统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尝试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互联网+”给共青团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以及“互联网+”时代对团组织工作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平顶山互联网+共青团工作的实践,总结了平顶山互联网+共青团工作的经验,凝练了平顶山互联网+共青团工作实践探索的启示意义。依托赵占波副教授4D营销模型的研究理论,从Demand(需求),Dynamic(动态)Deliver(传递),Data(数据)四个方面,结合共青团的基本职能,针对共青团传统工作模式存在的组织范围覆盖不够广、有效覆盖各种新媒体工作的网络阵地不足,网络舆论引导做的不够好、凝聚服务青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足等问题,对团组织应用4D理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探索,总结出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