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伴随着生态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推进以及“三农”政策的落实,农户的脆弱性评估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喀斯特地区二元三维水文地质结构遍布,土壤形成速度慢、土壤稳定性差、土被分布不连续,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使农村发展更加困难,农户更加贫困。根据中国南方喀斯特的特殊环境特点,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典型研究区,2017-2020年分两次奔赴研究区进行27个村组的农户参与式访谈,并使用开发的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户生计信息采集终端系统V1.0(2019SR0742655)进行农户生计信息的收集,获得707份总问卷,共获取23个指标并构建生计脆弱性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法、差异显著性检验、生计脆弱性评估法和Copula函数计算法进行研究,阐明喀斯特山区农户的可持续生计策略对生计资产的响应机理,揭示不同农户生计策略在该地区生计脆弱性的结构性内因与胁迫性外因的影响以及海拔对生计脆弱性的影响,提出农户可持续生计应对潜在风险的适应策略,为喀斯特山区农户应对当前、未来的生计风险提出适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1.通过特定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限制当地农户生计的视角入手,朝向从喀斯特山区农户的可持续生计研究出发,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表明,研究区的生计资产的整体上表现不平衡。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和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在人力资产较为丰富,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以社会资产较为丰富,金融资产、自然资产分别是三类研究区的共性丰富/匮乏的生计资产。自然资产对研究区农户生计策略转型上构成明显的约束性,而金融资产对研究区农户生计策略转型上构成明显的自由性。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还表明,喀斯特山区农户受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政策、教育文化水平、自主和计划的适应性、社会关系等维度组成的不同生计资产导致生计策略选择上响应关系出现差异。首先,纯农型农户生计策略受到物质资产和自然资产的正向影响;再次,农兼型的生计策略容易受到社会资产和金融资产的正向影响;最后,兼农型的生计策略容易受到人力资产和金融资产的正向影响,而自然资产对农户采取兼业化生计策略具有显著的反向作用。3.家庭拥有某项技能、收入是影响研究区农户生计策略向兼业化农户类型转化的生计关键共性指标;而现金资助是影响毕节撒拉溪研究农户生计向兼业化转化的关键指标;家庭成员整体劳动力是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中促使纯农型生计策略向兼业化生计策略转化的关键共性指标。这不仅是改善纯农户参与非农经济活动的可能性,还支配着纯农型农户生计策略转化的关键突破口。4.通过生计脆弱性评估法分析农户生计脆弱性值表现为: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0.21)、毕节撒拉溪研究区(-0.25)、施秉喀斯特研究区(-0.38),脆弱性的负值从高到低表现脆弱性逐渐越弱。从地理空间上发现,海拔低的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生计多样化指标值优于海拔高的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农户在自适应能力较强,毕节撒拉溪在物质和金融资产上依赖自适应和计划适应能力支撑。而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的自然资产风险和金融资产风险的主要风险值较高,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和毕节撒拉溪研究区的分别以人力资产和物质资产风险值较高。5.研究区地貌海拔对生计脆弱性的影响不明显。Copula函数联合分布检验分析得出结果表明,生计脆弱性并非随海拔梯度递增而递增,受地貌海拔造成生计脆弱性的干扰不明显。主要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如外部环境因素(例如生态环境的恢复、交通通达度的完善)与内部环境(例如生计多样化、多种扶贫模式的扶持)。正是这些因素使海拔对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影响不明显。6.综合喀斯特山区在自然资产风险(土地利用资源的减少、粮食减产)、金融资产风险(借款比例)、人力资产风险(劳动能力不足)、物资资产风险(牲畜死亡比例)以及抵御生计风险的能力和农户生计策略划分结果出发,提出适应于喀斯特山区不同生计策略农户适应策略的方向、发展路径和着力点。建议以当地政府发挥主要牵头作用,首先通过金融资产、人力资产和物质资产入手,切实提高农户生计及发展水平,鼓励社会资产的互助合作,以增强应对各方面风险的能力,从而提升农户在生计上的可持续性。主要适应策略:(1)确保农户生计的物质资产得以维持;(2)降低自然资产带来的短板效应;(3)强化喀斯特山区人力资产、保障金融资产运行安全和发挥政策性补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