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中观课堂”是一章节的起始课,它遵循先见森林再见树木的教学原则,教师站在系统的高度教,学生用联系的方法学的课堂。“数学中观课堂”要求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创设教学情境,先明晰本章的宏观脉络;用联系的观点设计一系列的数学教学活动,通过活动来构建数学中观线索;以中观视角进行选材、讲解,最后要落实到微观教学;当堂检测也应该遵循中观思维进行测试,并制定明确的课时规划。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中观线索,从而形成数学学科知识结构,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这样能加快知识的学习和促进学习结果的迁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摆脱职业性专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享受教学相长的乐趣;从数学中观课堂中体会所学知识都是相互关联的,培养师生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感,真正从知“识”的教育向知“道”的教育转变。“数学中观课堂”研究较少,笔者从以下几章进行研究:第一章绪论主要是相关的研究以及问题的引出,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知识网络不成体系,知识间的联系及学习方法的掌握较差,学习新的一章时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不清楚,故想通过数学中观教学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第二章数学中观课堂的本体研究主要说明什么是数学中观课堂以及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数学中观教学的应用研究,选取数学中观课堂的两个典型教学设计让读者了解怎样进行数学中观教学设计;第四章是实验研究,选取两个平行班级进行对照实验,通过对照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在思维能力、教学成绩等方面有一定程度地提高。第五章结语,总结研究的结论、不足以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