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导读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针对语文阅读教学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就是要“导”,即启发诱导、循循善导,强调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引路人和向导,重在培养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本文试图通过对语文导读教学法的相关理论和现状的系统整理,了解导读教学法的过去、现在,发扬其好的、有利于阅读教学进步发展的内容,并对其进行理性思考,从而为当今我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提供更多的借鉴。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包括研究对象和目的、研究缘由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和方法等相关问题。第二部分:语文导读教学法的概述。语文导读教学法是针对当时语文阅读教学普遍采用的“讲读”法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为“三主”,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其“基本课式”为“四式”,即“自读式、教读式、练习式、复读式”。语文导读教学法是“学导式”教学法中的一种,不仅具有家族的共性,如肯定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等等,而且也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突出表现在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操作程序、强调教师“导”的艺术等方面。第三部分:语文导读教学法的产生和发展。语文导读教学法的诞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发展和完善的需要,它像众多教学方法一样也是改革开放大潮催生下的产物。其产生与发展经历了由雏形到完善、由局部到整体、由感性到理性,不断总结、进步、推广的历程。语文导读教学法在上世纪80年代的语文界影响深远,在当时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采用,同时也出现一些站在不同角度、代表不同声音的评价。第四部分:语文导读教学法的现状。语文导读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那一代发挥了重要价值,在新时期是否依然适用?或存在哪些不足?这一部分主要针对访谈调查的结果,对其现状进行系统整理和分析。第五部分:语文导读教学法的理性思考。在对语文导读教学法的历史梳理和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这一部分尝试着对语文导读教学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理性思考,使其成为一种适应当前我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的方法,并为我国语文阅读教学的长足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第六部分: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