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弥补了中国农村牧区卫生服务体系制度安排的缺陷和政府责任的长期缺位,为激活农村牧区卫生服务市场奠定了基础,自2003年实施以来,在全国迅速推广,对农村牧区医疗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基于供求视角,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农村牧区医疗供需主体的影响:一是对样本旗(区)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后乡镇卫生院的变化进行评估,二是从农牧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需求大小、认知程度、参加意愿以及新型合作医疗对他们就医行为和经济生活的影响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了乡镇卫生院卫生服务的可及性,但对提高乡镇卫生院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十分有限,对卫生服务质量的影响不显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牧民的就诊率和住院率,缓解了农牧民看病贵的问题,但对农牧民总体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不显著,对农牧民的收入支出影响也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