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木材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木材产业的扩张是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始终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难以支撑木材产业的持久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是中国木材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途径,也是木材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是构建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木材产业的优化升级,必然依靠其自身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中国木材产业而言,在自主创新能力较为薄弱的情况下,技术引进就成了木材产业不断革新技术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有效的技术引进,可以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快产业的优化升级。可见,大量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是中国木材产业成长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木材产业实施技术追赶战略的重要体现,成为当前中国木材产业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因此,研究技术引进对木材产业升级效应问题,对促进中国木材产业技术进步,构建木材产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该文围绕技术引进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为主题,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依据竞争战略理论,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对中国木材产业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首先,引入比较优势理论,对世界部分国家木质林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了测算。其次,引入竞争优势理论,对中国主要木质林产品的竞争优势加以衡量。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中国木材产业具有一般竞争力,但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支撑木材产业的持久发展。因此,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是中国木材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由之路。技术引进作为技术进步的重要途径,应该在中国木材产业升级中起到关键作用。第二,对木材产业技术引进的现状予以深入的分析。首先,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引进和木材产业技术资源配置的总体状况进行分析。以此为研究背景,在收集大量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木材产业技术引进的发展状况展开研究。分析了中国木材产业技术引进规模和技术外向度,并引入灰色系统模型,对木材产业技术引进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据此,指出中国木材产业在技术引进的有效性和消化吸收等方面存在的缺陷。第三,对技术引进与产业升级的关系展开研究。首先,从定性的角度,对技术引进与产业升级的辩证关系展开理论分析。分别探讨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的关系,进而得出技术引进促进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基于此,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技术引进促进中国木材产业升级的经济效应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技术引进对木材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第四,探讨木材产业技术引进的扩散效应。技术扩散是优化技术引进机制的重要步骤,也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环节。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对技术扩散的相关概念、作用机制和主要方式加以分析。其次,对木材产业的技术扩散效应进行探讨,从而得出结论:中国木材产业的技术扩散效应较小,难以起到推动产业升级的作用。再次,对影响技术扩散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为技术扩散效应的优化做好铺垫。第五,在分析技术引进诸多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技术引进良性循环支撑体系的战略设想。首先,系统分析了木材产业技术引进的制约因素。从宏观管理、科研体制、知识产权保障等方面,分析了限制木材产业技术引进发挥作用的宏观因素;从企业制度、消化吸收、技术研发等方面,分析了制约木材产业技术引进发挥作用的微观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完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强化行业协会市场引导职能、优化企业运营机制等方面,系统提出构建技术引进良性循环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尽快实现木材产业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