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与统一:媒介话语中的“官方”与“民间”——以大众媒介对温州动车事故的报道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a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7月23日晚,两列动车在温州发生追尾事故,造成39人死亡,百余人受伤。事故发生肇始,就受到了全国公众的广泛关注,官方、媒介、民间对事件做出了各自的回应。回顾整个事件的发展可以发现,大众媒介尤其是市场化媒体在有关温州动车事故的报道中,出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趋势,原本在事件的处理与应对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体制内的力量,也即以政府、政府官员为首的“官方”受到了来自体制外的、原本较为弱势的“民间”的挑战与质疑。“官方”与“民间”这两种不同的力量群体同时在事件进程中采取行动并发挥不同的作用,而这种行动与作用不仅仅通过媒介被客观的呈现出来,同时,媒介本身在报道新闻的过程中也建构起了媒介所界定的“官方”与“民间”,而在这种媒介话语的建构背后,本身也呈现出了媒体自身对于当下的“官方”与“民间”的解读以及对于中国目前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解。  本文以温州动车事故为个案,选取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以及温州当地的市场化报纸对于事件的新闻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在国家-社会关系的框架下,集中于媒介话语主题,以“媒介话语的建构性”为核心概念,描述并阐释媒介话语建构出的“官方”和“民间”是怎样的,而在建构这样一种身份的基础之上,又是如何进一步建构社会关系以及知识、信仰体系。同时通过比较市场化媒体、党报话语以及新媒体所进行的不同话语建构,来探讨当下中国的媒介话语空间与媒介生态。此外,本文也试图通过对不同公共事件中媒介话语对“官方”和“民间”的建构来梳理出在社会的变迁过程中,媒介话语的建构效果的演进路径。  通过对媒介话语对温州动车事故中的“官方”与“民间”的建构效果的分析,本文力图了解当下中国媒介话语对于“官方”和“民间”所映射出来的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解,以及在温州动车事故当中,媒介所呈现出来的当下以及未来中国媒介发展的新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