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与肿瘤位置的关系,探讨双吻合技术在结直肠吻合尤其是低位结直肠吻合中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操作细节及技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收治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加双吻合技术保肛手术直肠癌者共218例。按照瘤体下缘距肛门口距离分为三组,其中瘤体下缘距肛门口≤5cm的病例数有38例,为超低位组,5cm<距肛门口≤7cm的病例数有65例,为低位组,距肛门口>7cm的病例数有115例,为中高位组。分别统计三组病人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考虑到样本量小,将超低位组和低位组合并后与中高位组进行比较,研究吻合口瘘与肿瘤位置的关系。通过手术经验总结以及查阅相关文献的方法探讨应用双吻合技术行结直肠吻合的吻合技巧。结果:全组(21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2例,总发生率5.5%。其中超低位组中(38例)术后4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10.5%,低位组中(65例)术后5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7.7%,中高位组中(115例)术后3例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2.6%。将瘤体距肛门口≤7cm组(103例)的吻合口瘘数(9例)与>7cm组(115例)的吻合口瘘数(3例)进行比较,两者在瘘的发生率上有显著差异(χ2=3.924,P<0.05)。结论:瘤体下缘距肛门口的距离为影响吻合口愈合的重要因素,肿瘤位置越低,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越高;掌握双吻合器的使用细节及技巧能减少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