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姬妾侍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4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墓志铭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可据探究的空间,尤其是对中国古代妇女史而言,其价值更是不言而喻。其中,唐代更是为后世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墓志史料,养姬蓄妾,是当时普遍的社会现象,姬妾侍也由此或详或略地得以广泛记载。本文赖以研究的姬妾侍墓志史料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其中,姬妾侍志主墓志是记载姬侍、别室、侍巾栉者、外室内容最为详实的,主要涉及姬妾侍的出身、品貌、才德、家庭生活、生育、丧葬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附载姬妾侍事迹墓志,即附载在男性志主或其他类型的女性志主的姬妾侍资料,其所载内容相比较为简略,但数量较为可观。中古存在着严格的良贱等级制度,唐代婚姻更是重视门第,礼法主张良贱不婚。然而据墓志资料显示,唐代姬妾侍的出身是较为复杂的,大体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出身于良人身份的庶民、仕宦、宫人;出身于贱民身份的婢女、妓女。这打破了良贱等级界限,且其出身总体上和相对来说都是较为卑微的。此外,唯美外貌、理想才智、理想德行还是唐人对姬妾侍的主流审美标准与取向。以男性利益为出发点,为男性服务则是唐代对姬妾侍公认的、普遍的角色期望。无论是出身还是审美,这些无疑对姬妾侍在夫家的地位与处境均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唐代姬妾侍的人际关系是反映她们生活处境的另一面镜子,姬妾侍因其“妻子”、媳妇、母亲、女儿等身份及所处人生阶段不同,她们的生活处境呈现出很大的弹性空间。其中,作为“妻子”,姬妾侍对丈夫具有很大的依附性,其生存境遇主要依靠丈夫的喜爱程度。但是姬妾侍依然可凭借自身的优势,获得丈夫的宠爱与信任,积极改善自身生活境遇。在与夫族其他成员的关系中,则主要体现在对待舅姑孝顺,对主妻甚至嫡子恭敬的言行上。但作为生母,她们依然可以享受到所生子女对母亲应有的礼遇。作为女儿,在与本家的关系中,并不全然是自然缺失的状态,也有诸如书信往来、归宁、丧葬等方面的互动,这也有利于为姬妾侍提供一个安身立命之所。而主妻由于在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上占有绝对的优势,有无主妻对姬妾侍的境遇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姬妾侍也可凭借夫爱和生育等对主妻的境遇产生影响。此外,别宅妇的境遇则有其特别之处。本文以唐代姬妾侍为对象,系统结合墓志资料,分析她们的出身、审美取向与角色期望、社会关系,以期发现她们的历史、发出女性的声音。这对于21世纪的中国而言,有助于冲破传统的女性刻板印象,对于重构社会性别体系无疑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妇科子宫肌瘤全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
N-乙酰鸟氨酸脱酰基酶(N-acetylornithine deacetylase,NAOase)为新型氨基酸拆分酶,可在重组菌BL21(DE3)-pET22b-argE中胞内诱导表达。为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酶活,优化了培养基成
近些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将现代学徒制应用在了教学当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陕西工院2013年8月与世界500强亿滋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现代学
<正>“致语”,又名“乐语”,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云:“按乐语者,优伶献伎之词,亦名致语……宋制,正旦、春秋、兴龙、坤成诸节,皆设大宴,仍用声伎,于是命词臣撰致语以畀
文章分析了乡村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解决的特点与困境,包括班额大、附设于公立小学的幼儿园缺乏自主管理与改革意识、师资队伍多为转岗与新进教师、隔辈抚养家长"小学化"观
牛肉品质检测在牛肉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剪切力测定、近红外光谱分析(NIR)和机器视觉三种牛肉品质测定方法的技术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着重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