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是教学过程的主体环节,决定着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其进行检查和评价,对高校的发展,特别是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导向性、科学性、可行性为原则,以国外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现代教学理念为建立依据,力求制定出一份科学的,符合时代需求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希望对我校日后课堂教学评估工作、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有所帮助。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德尔菲法、优序图法、实证研究、统计分析等方法,建立了一套新的、科学的、适用于我校的本科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学生用)。研究以《北京中医药大学理论课教学评估表(A1-学生用)》为基础,结合教师课堂教学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确定现代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五项一级指标,即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学习效果。通过收集、分析其他高校正在使用的学生评教量表,从中挑选具体可行、突出现代教育理论的指标形成条目池。最终,指标条目池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31项,三级指标153项。通过分析、比较已有文献中建立指标体系的基本方法,选定德尔菲法、优序图法为本研究筛选指标、确定权重的主要方法。研究共进行了三轮专家咨询。三轮咨询后,所有指标条目的“满分频率”均在80%以上,最终确定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6项,三级指标31项。指标条目确立后,专家对所有指标进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优序图”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五项一级指标的权重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教学内容、教学能力、教师素质、教学效果、教学方法。考虑到新建指标体系为三个层级,为保证学生评教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采用“乘积法”确定三级指标的组合权重。指标体系设计完成后,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管理学院各挑选本科三年级的一个班,对本学期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以验证新建指标体系的实际使用效果。调查结果显示:(1)多数指标条目两班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结果一致。31条指标中,基础医学院仅有7条指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不一致,管理学院14条,其中7条与基础医学院重合。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每位学生的认知不同以及对评价等级的定位不清。(2)学生对新建指标体系的整体满意度较高。两班共有70名学生参加调查,其中60名(85.71%)学生对指标体系的整体感觉是“好”,10名(14.29%)学生感觉“一般”,没有学生感觉“差”。经统计分析,评价问卷中4道题目的P值均大于0.05,则尚不能认为两班学生对新建指标体系的评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