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定量评估氧化剂对抗原抗体结合活性的影响,探讨氧化应激对免疫系统的毒害作用,同时比较观察氧化应激与DNA损伤、氧化应激与凝血功能变化等,进一步全面评价氧化应激的生物学效应,深入了解氧化应激对机体的影响。 方法:1.采用沉淀反应中的双向扩散试验,通过观察琼脂凝胶板中形成沉淀线的清晰程度,来表示高锰酸钾,碘和过氧化氢三种氧化剂在该反应中对抗原抗体结合活性的影响。沉淀反应测定多克隆抗体,而不能测定单克隆抗体。 2.采用健康人的B型红细胞和O型血清,通过B型红细胞表面的B抗原与O型血清中的抗B抗体发生凝集反应,用各氧化剂浓度对应下的凝集度求面积作为衡量该浓度的氧化剂对凝集反应抗体活性的反应强度的单位。凝集实验主要测定IgM抗体。 3.采用酶免疫技术中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通过酶标仪测定OD值的大小来表示ELISA试验中三种氧化剂对IgG抗体活性的影响。 4.采用氧化还原电位直接测定法评价血清的抗氧化能力,将对抗体活性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的ID50浓度的氧化剂加到血清中,测定此浓度下的氧化剂对血清总抗氧化力的影响。 5.本文选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将其DNA模板氧化处理,通过观察琼脂电泳扩增条带的清晰程度,进而分析氧化剂对DNA的损伤作用。 6.本文采用一次性负压定量血凝管、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其配套凝血试剂,通过检测经过氧化剂处理后的血液标本的凝血四项指标,探讨氧化剂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结果:1.本文中双向扩散试验简单易行,并发现高锰酸钾,碘,过氧化氢对抗体活性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其ID50浓度分别为1.9×10-3 mol/L,2.96×10-3mol/L,15.9×10-3 mol/L。 2.本文采用凝集反应,测定血清中的IgM抗体活性,方法简便。研究发现,高锰酸钾,碘,过氧化氢对IgM抗体活性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其ID50浓度分别为2.58×10-3 mol/L,3.83×10-3 mol/L,22.3×10-3mol/L。 3.本文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活性,较之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更加灵敏,定量分析,准确性好。高锰酸钾,碘,过氧化氢对抗体活性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的ID50浓度分别为2.40×10-3mol/L,3.06×10-3mol/L,13.5×10-3mol/L。 4.在血清中加入ID50浓度的氧化剂之后,血清的总抗氧化能力没有产生明显变化。 5.本文中,通过HLA-GAPDH的PCR产物在琼脂糖电泳凝胶中的结果图以及内参CRP扩增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氧化剂浓度的加大,GAPDH的PCR产物电泳条带和CRP扩增条带逐渐暗淡,达到一定浓度后,条带消失。高锰酸钾,碘,过氧化氢对DNA造成损伤的ID50浓度分别为0.625×10-3mol/L,1.25×10-3mol/L,6.25×10-3mol/L。 6.在凝血指标的检测中,发现随着氧化剂浓度的加大,PT、APTT、TT值逐渐增大,而Fib值随着氧化剂浓度的加大而逐渐减小。 结论:1.氧化剂对抗体的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对抗原抗体结合的活性影响较大。 2.氧化应激能够导致DNA损伤,且DNA对于氧化剂的敏感性高于抗体活性。 3.氧化应激能够破坏血浆中凝血因子的稳定性和纤维蛋白原的结构,导致凝血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