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工艺”,是具有美术倾向或是带有美术性质的工艺,属于“工艺”;“工艺美术”,是用工艺完成的美术,属于“美术”。此二者具有本质区别。20世纪50年代以来,“工艺美术”一词已逐渐取代了“美术工艺”,并涵盖了“传统手工艺”的全部。“工艺美术”也全面取得了话语权的主导,社会各界用“工艺美术”评价“美术工艺”的现象严重,阻碍了传统手工艺的健康合理发展。明确“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的区别,建立属于传统手工艺自身的评价体系,是传统手工艺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命题。首先,本文从字面逻辑和语源角度出发,明确“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在基本概念上的区别。“美术工艺”用“美术”修饰“工艺”,是具有“美术”倾向的“工艺”,其本质属于“工艺”,传统手工艺属于“美术工艺”的范畴;而“工艺美术”用“工艺”修饰“美术”,是用“工艺”完成的“美术”,其本质仍是“美术”,一般情况下用“美术”的标准进行评价。其次,本文对相关概念传入中国的背景进行研究。“美术工艺”或“工艺美术”的思想源泉是英国手工艺运动。英国手工艺运动传播至法国,促成了注重图案与装饰的法国新艺术运动;手工艺运动传播至日本,促成了注重手工艺的日本民艺运动。中国出于发展新兴工业、创办工艺学堂的需求,结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手工艺运动及其思想,通过中国留日留法等人员的翻译传播,被介绍到中国。再次,本文通过对20世纪以来,“美术工艺”和“工艺美术”行业重要文献、事件、政策、理论等的梳理与分析,对“美术工艺”和“工艺美术”在中国的发展做出分期,明确了“美术工艺”和“工艺美术”在中国发展的基本脉络和概念更替,大致分为,概念提出、概念并行、“美术工艺”为主、“美术工艺”确立、再次混乱、“工艺美术”为主、完全混乱、认识复苏等几个阶段。从次,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认为,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工艺”与“工艺美术”,在时间上属同时传播、在内容上有相似之处、在结果上“工艺美术”发展充分而“美术工艺”则发展相对欠缺,“美术”的标准凌驾于“工艺”之上。这造成了对“美术工艺”认识的偏差、重视“工艺美术”而轻视“美术工艺”、用“工艺美术”的标准去评价“美术工艺”等影响。这与对概念理解不充分、没有结合中国实际、政治“正确”需求下的语义变化、意见领袖的作用、语境变化的快速性与观念转变的滞后性、文化自信不足、审美能力落后等因素有关。最后,在清楚认识“美术工艺”和“工艺美术”,明确此二者差异的基础上,结合传统手工艺的本质和特征,笔者认为对传统手工艺可从材料、手段、形态、适用四方面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