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看英汉连续传译中的“噪音”及其克服“噪音”的训练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txiu4hb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通过传播学理论来研究英汉连续传译过程中的噪音问题。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所谓传播,简言之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口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和交换活动,其本质是传播,其原理与普通传播原理相同,无论何种口译,要完成的任务也都是信息的传播。因此可以用传播学理论研究口译过程。传播学认为,传播的因素包括信源、信道和信宿,信息由信源发出,以某种符号的形式通过信道传给信宿。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噪音的影响。传播学理论中的噪音是广义的噪音,指对信息能完整准确的传递给接收者造成干扰的一切因素。口译作为一种传播,其过程简言之就是一个由源语发言人以源语的形式发出信息,作为中介的口译员将源语转化为译语形式,从而将信息传送给译语听者的系统。这一过程符合传播过程,因此也会存在着噪音。本研究根据Verderber对噪音的分类,以初学口译的英语专业学生为实验对象,来研究英汉连续过程中是否存在内在噪音类的心理噪音和语义噪音类的语言结构噪音和文化噪音,这些噪音对口译初学者的影响,以及降噪培训的效果。本文的研究问题是:对于初学口译的本科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英汉连续传译过程中是否存在语言、心理和文化噪音?这三种噪音中,哪种噪音的影响最大?针对这三种噪音的专门培训是否可以有效降噪,提高口译的质量/信息忠实度?本文的第一章是介绍部分。第二章将对此领域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包括借用传播学理论对翻译的研究,对口译的研究以及借用噪音理论对口译和笔译的研究。第三章将探究用传播学理论指导口译研究的可行性,以及构建一个突出噪音因素的连续传译的传播模型。第四、五、六章将引入一个实证研究,通过问卷和对照实验的方式验证英汉连续传译中是否存在上述三种噪音,它们对于口译初学者的影响,以及专门的降噪培训的效果。其中第四章介绍实验设计,第五章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不足和前景展望。
其他文献
中国入世后的经济飞速发展,频繁的对外交流急需综合性的外语人才,这给大学的外语教学带来挑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中指出,教育的四项基本要求
大柴胡汤为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著名方剂,历代医家大都从六经辨证、脏腑辨证阐释该方。三阴三阳开阖枢之说始见于《黄帝内经》,反映阴阳气化运动的过程,是自然万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户对信息质量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信息语义化成为信息管理、利用、共享的主要方式和必然趋势。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的重要性。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治疗组采取舒适护理,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近年来随着油气田开发程度的深入、油井数量的猛增,对地震勘探精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VSP技术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不断适应新的需求,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首先全面介绍了东方地球
城市是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子系统共同组成的复合型生态经济功能体,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是走向生态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呈正反馈关系。以沈阳为例,采用雷达图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