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韵律词重音的声学特征及生成特征的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216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音是听起来比周围音节更凸显、感觉上更重的音节。韵律词是一组在实际语流中联系紧密的、经常联在一起发音的音节。韵律词重音则是韵律词中更突出的那一个音节,它是音系结构中最低层次的重音。重音是韵律中十分重要的要素,对听障儿童韵律问题的矫治起着关键的作用,解决他们的重音问题,有助于提高其言语的可懂度和流畅性,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   本研究共分两个部分,分别对听障儿童韵律词重音的声学特征和生成特征进行了研究。   第一部分的实验一采用听感知和声学分析结合的方法,首先对重音的敏感声学参数进行验证,发现音节相对平均强度SI、音节相对时长SD、音节相对平均基频SF0对实验中的韵律词重音均较敏感;实验二利用这三个参数,采用声学分析的方法,对听障儿童(重音异常听障儿童、重音正常听障儿童)和正常儿童的韵律词重音的声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①重音异常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的韵律词重音模式存在差异,重音正常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的韵律词重音模式不存在差异。②与正常儿童相比,听障儿童实现韵律词重音的声学贡献不丰富,存在替代现象和发展现象。③韵律词单独时与在句中时听障儿童的重音表现情况存在差异。④音强、音长、音高三参数在韵律词重音的实现中互相补充、互相调节。   第二部分研究采用修改后的词-图干扰范式进行。设计了一系列的三个词-图干扰实验,探讨了听障儿童及正常儿童韵律词产生过程中的重音生成加工情况,分析了重音模式与声调、韵母在韵律词生成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结果发现:①韵律词产生过程中不存在独立的韵律结构,重音模式与韵母和声调共同加工。②韵律词产生过程中,重音异常听障儿童与正常儿童的表现一致。   最后,本研究结合已有的重音声学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韵律词重音模式的三参数可调模型,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思路;还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对听障儿童言语康复中的重音矫治实践,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其他文献
预览效应(preview effect)是指,在预览搜索任务中,当一些分心物(旧项目)先于其他项目(新项目)出现,搜索速度比联合搜索(conjunction search)时加快的现象。对于预览效应产生
如果将教育比喻成一座大厦,那么师生关系就是支撑这座大厦的基石;如果将教育比作一棵大树,那么师生关系就是这棵树庞大的根系。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师
以往的研究发现,在计算机辅助系统的学习中,学生使用支持手段的频率较低,而且学习效果不够明显。为了提高支持手段使用的次数、时间和学习效果,作者设计了两种不同提示方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