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以煤化工企业中的研发人员为对象研究研发人员的激励问题,通过对煤化工企业中研发人员的性格进行分析,探索不同性格类型的研发人员对不同激励方法反应的相关性,主张首先将研发人员根据性格不同区分为不同的群体,然后根据不同性格的心理和行为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因“群”而异的激励方法,真正做到人性化激励,从而为煤化工企业研发人员的激励提供更新的、更细的方法参考,也是对性格分析与应用及激励机制的补充和发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煤化工企业特别是大型煤化工企业的研发人员,共发放问卷297份,回收有效问卷253份。本问卷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采用卡氏16PF测验问卷对研发人员进行人格测试,第二部分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莫尔顿马斯顿的DISC性格测试,第三部分是自编问卷,进行的是研发人员对不同激励方法的反应倾向性测试,笔者通过访谈调查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类整理,结合煤化工企业研发人员的实际工作性质和特征,剔除了竞争激励法、逆境激励法等对他们使用较少且不易实现的激励方法后,得出了六种常用的激励方法,即培训激励法、薪酬激励法、榜样激励法、权力与晋升激励法、情感与荣誉激励法、目标激励法。于是,经过整合,笔者将研发人员对不同激励方法的反应的倾向性测试的维度定为自我成长型、物质满足型、标杆倾向型、权力满足型、集体归属与个人荣誉型、目标导向型等六个维度,并以准备工作中做的开放式问卷搜集到的信息为主要来源,编写了一个36个题项的项目集,请准备工作中12名被访人力资源管理者中的6名对各个项目的内容和表达进行审定,最后确定了30个项目的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法,从“基本不符合”到“基本符合”记为1分到5分,得分越高表明倾向程度越高。为了避免被试者答题时反应偏向的影响,问卷中有4个条目为反向题,在计分时作相应分数转换。问卷的所有条目笔者均进行了交叉排列。通过SPSS软件对研发人员人格类型和其对不同激励方法反应的倾向性进行分析,并与DISC的不同性格类型和其对不同激励方法的反应的倾向性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1)煤化工企业研发人员群体表现出明显的因素C(稳定性)、因素G(有恒性)、因素E(侍强性)的高分特征,同时表现出因素N(世故性)、因素A(乐群性)、因素Q3(自律性)的低分特征。这与DISC测试结果显示的研发人员个性中S因子、C因子作为显性因子出现的比例高,而I因子、D因子作为显性因子则出现的较少的情况相吻合。(2)物质满足型与煤化工企业研发人员的全部性格类型都具有非常高的倾向性,即薪酬激励法对整个煤化工企业研发人员群体有强有效的激励作用,而其他的激励方法与各种性格类型的倾向性则各有差异。(3)六种激励方法中,目标激励法、权力与晋升激励法对研发人员的激励作用最不明显,而薪酬激励法、榜样激励法却是对研发人员激励作用最为明显的激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