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心力衰竭患者的脂肪酸及蛋白质代谢情况,为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采用串联质谱方法检测428例患者血液中的脂肪酸及蛋白质代谢物,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其中训练集327名患者(对照组105人,HFp EF组97人,HFm EF组51人,HFr EF组74人),验证集101名患者(对照组46人,HFp EF组27人,HFm EF组7人,HFr EF组21人)。验证集主要用于评估训练集的可靠性。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分析两组患者的代谢数据,用permutation试验验证OPLS-DA模型的有效性。变量重要性分析(VIP)值结合Logistical回归筛选出对照组与HFr EF组间的差异性代谢物。用Logistical回归公式筛选有意义指标计算出一个新指标设为W2,用Person相关分析差异性代谢物与NT-pro BNP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差异性代谢产物在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用Kaplan-Meier分析比较新指标W2与NT-pro BNP的预后价值。结果训练集中,OPLS-DA得分图显示对照组vs HFp EF、HFm EF、HFr EF沿第一主成分t(1)轴方向均能明显分开,Permutation试验显示累计的R2和Q2值(左下部)均低于原始的R2和Q2(右上部),证明OPLS-DA模型是稳定的、有效的。训练集中,PLS-DA 3D得分图显示HFp EF与HFr EF明显分离,而HFm EF分别与HFp EF和HFr EF有部分重叠;验证集中PLS-DA 3D得分图与训练集类似,HFm EF分别与HFp EF和HFr EF有部分重叠。相关性分析中,W2与LN(NT-pro BNP)的相关性较高,r=0.6628,P<0.01。随着射血分数的下降,W2逐渐上升,对照组、HFp EF组、HFm EF组、HFr EF组中W2分别为-9.66±6.698、-1.82±6.97、2.94±9.65、11.29±8.99,P<0.01;C16、C18:1和LN(NT-pro BNP)的趋势与W2相同,P<0.01;缬氨酸/苯丙氨酸(Val/Phe)和C5/C2呈现出下降趋势,P<0.01。ROC曲线中,W2的诊断价值与NT-pro BNP类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95、1.0,P<0.01。Kaplan-Meier分析中,W2的预后价值稍好于NT-pro BNP,log rank分别为20.13、13.59,P<0.01。验证集中结果与训练集类似,提示训练集结果可靠。结论随着射血分数的下降,长链酰基肉碱、NT-pro BNP在体内堆积的越来越多,而Val/Phe、短链酰基肉碱越来越少;将上述代谢产物的变化结合分析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了解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提供指导,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