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脊髓炎AQP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相关研究

来源 :贵阳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m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从基因水平研究分析Aqp4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的分布差异,根据SNP位点信息借由我们建立的不同位点突变的NMO-IgG检测细胞株进行临床检测,通过对不同研究组总体的NMO-IgG滴度水平差异分析不同的变异位点可能产生的相应的功能变化,从而根据检测结果从基因水平这一新的角度分析探讨NMO的发病机制。  研究方法:对4组(NMO=23及高危综合征=2,MS=40,CI=40,NC=40)145例研究对象的血样进行相关检测后分析Aqp4基因的单核苷酸位点,并通过特异性的定点诱变技术对pEGFP-AQP4质粒诱导相应位点的突变生成相应突变质粒,脂质体转染法(lipofectamine2000)将相应质粒转染进入U87细胞稳定表达后进行相关检测。根据相关统计学数据分析AQP4突变位点与其相应蛋白结构的关系及其在NMO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视神经脊髓炎NMO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2个,位于2号外显子,突变的单核苷酸位点为 R108T及 I110N。3、4号外显子区域未发现 SNP位点,多发性硬化组,脑梗组及正常对照组未发现相应的单核苷酸位点。不同SNP位点突变细胞株进行检测后发现,组间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分布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抗体滴度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推测Aqp4基因水平的突变可能参与了NMO的发病机制,其可能的参与方式为基因水平的突变导致其所编码的水通道蛋白4一级结构改变,从而导致AQP4蛋白抗原性发生了变化。  
其他文献
背景矫正高度近视手术方式越来越多,当前FS LASIK(femtosecond laser LASIK)手术仍然最流行。ICL矫正高度近视术后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被证实[1],这种手术方式也越来越普及。两
目的 观察急诊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变化及其对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急诊科AIS患者224例(病例组)和体检中
摘 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要摈弃传统教学的模式,接受新课改的理念,把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技术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只有这样,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才会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学习兴趣;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TN915.43,A,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