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汾诸老是金元之际主要活动在今天山西南部的一个作家群,他们经历了朝代鼎革的社会大动荡,亲身体验了惨痛的现实。入元后,或隐或仕,心态更为复杂。他们的文学创作比较典型地反映了金元之际文士的复杂心态。
心态的产生和变化是和社会文化背景及个人经历紧密相关的,所以,论文的第一部分是结合金朝末年的战乱谈河汾诸老的生平遭遇,以及他们生活时代的文化背景。河汾诸老生活的时期,蒙古铁骑大举南下,他们经历了汴京围困、哀宗出走、壬辰北渡、崔立立碑等事件。烽火硝烟,生灵涂炭,河汾诸老也颠簸流离。这些都在他们的内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直接影响到他们日后的诗歌创作。第二部分是对他们心态的研究。河汾诸老历经国变,身遭磨难,产生了深沉低徊的忧患心态。他们忧患社会动荡、生灵涂炭,忧患自己的艰难处境,更有黍离之悲、故国之思的家国忧患,所不同的是这种忧患没有像其他朝代的遗民那样深重,与南宋的遗民相比,更是如此。他们大多数人都有隐居的经历,隐逸情结在他们身上显现无遗。幽独心态常常伴随着隐逸心态,追求志趣的高洁是隐士的崇高精神世界,河汾诸老也是如此,幽独情怀成为他们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饱受儒家思想浸染的河汾诸老,内心又涌动着难以抚平的进取心。于是,隐逸和进取的矛盾之情萦绕在他们心头。
河汾诸老的心态是一种典型的遗民心态,通过对河汾诸老心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金元之际这一动荡的年代中,在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大背景下,文士的心态有着历代文士的共同之处,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从而展现出金元之际文士的精神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