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改性聚合物微胶囊自修复水泥基材料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ll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泥基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受外力荷载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极易出现微裂隙和局部损伤。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针对其微裂隙自修复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研发能自发修复微裂隙的水泥基材料为目的。先制配能诱导水泥基材料自发修复的微胶囊,再选用不同掺量的纤维和微胶囊掺入水泥基材料中使水泥基材料拥有自修复能力。通过分析外加剂掺量对自修复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和修复效果的影响得到微胶囊和纤维的最优掺量。并将力学和修复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与自修复水泥基材料修复率回归模型。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微胶囊的性能要求,使用教研室制备的WM-1天然改性聚合物材料为芯材,海藻酸钙凝胶为壁材,通过锐孔一凝固浴法制备WM-1微胶囊。并根据微胶囊粒径优化制备工艺,得到最优工艺为:氯化钙溶液浓度1.5%、WM-1溶液浓度1%、海藻酸钠溶液浓度1%。2.利用微胶囊和纤维制备自修复水泥基材料,研究不同WM-1微胶囊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水泥基材料28天强度的影响。根据强度数据优选了微胶囊和纤维掺量。当微胶囊掺量为1.5%、纤维掺量为0.17%时自修复水泥基力学性能最好,是最优掺量。3.通过材料强度修复率、渗流量修复率来判断各外加剂掺量对水泥基材料修复效果的影响。分析了纤维和微胶囊对强度修复率影响的显著性,得到了微胶囊是较显著因素的结论。且当微胶囊掺量为0.75%。纤维掺量为0.17%时强度修复率最高,为最优掺量。4.通过数据拟合和回归分析得到三个自修复水泥基材料的修复模型。分别是自修复水泥基28天强度与微胶囊、纤维掺量的关系模型;渗流量与养护时间、微胶囊掺量、纤维掺量的关系模型;强度修复率与破坏荷载、微胶囊掺量、纤维掺量的关系模型。并分析了各个模型的拟合效果。拟合得到的这三个模型能够比较准确的描述多个因素对水泥基材料的修复性能的共同影响。
其他文献
1发病情况两农户各饲养3000只艾维茵肉鸡,1日龄时曾用ND+IB二联弱毒疫苗(其中IB为H120+28/86二价苗)免疫,21日龄ND LaSota点眼免疫后开始出现呼吸道症状,拉白色稀便,精神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