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中医治法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u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发病率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同而有变化,发达国家如美国发病率较高,1980~2000年的数据均显示RSV感染是美国婴儿住院的首要原因,每年因此住院的婴儿人数超过了130000人。我国随着社会进步以及诊疗水平的提高,小儿RSV肺炎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大城市和发达国家发病率相似。RSV肺炎的病情多较重,多发生于小儿,特别是婴幼儿,有高危因素如早产、呼吸道发育畸形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小儿,RSV肺炎后往往预后较差,存在一定的死亡率。小儿RSV肺炎属中医“肺炎喘嗽”范畴,前期的临床观察发现痰热闭肺证是小儿病毒性肺炎最为常见的证型,占所有病例的75%,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壮热烦躁,喉间痰鸣,痰稠色黄,气促喘憋,鼻翼煽动,或见口唇青紫,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病机在于风温邪毒由表入里,热与痰结,壅阻肺络,以致肺气闭郁,宣肃失司。应予开肺宣闭,化痰解毒治疗。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基础上,根据小儿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的证候特点,加宣肺止咳之前胡、肃肺平喘之桑白皮、泻肺涤痰之葶苈子、解毒活血之虎杖等,组合成方。经制剂研究,制成清肺口服液,在前期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认为开肺化痰解毒法是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方法。RSV是小儿病毒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是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病原体,小儿RSV肺炎也具有异于其他病毒性肺炎的特点,发病急骤,病情较重,对于高危儿来说,存在一定的死亡率。本研究为进一步确定小儿RSV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治法,评价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RSV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利用SAS9.13软件产生随机数字,按照纳入时间随机入组,共纳入研究病例144例诊断为RSV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患儿,其中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49例,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2例,江苏省人民医院9例,南京市儿童医院36例,盐城市中医院28例。试验组79例,使用清肺口服液口服加静脉滴注不含抗病毒药物的液体,对照组65例,静脉滴注利巴韦林加用清肺口服液安慰剂口服,疗程10天,两组均可使用适当的对症治疗,但不可应用其他具有抗病毒活性药物和任何其他中药或中成药。对试验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病例报告表填写采取实施者、记录者、评价者三分离的原则。临床研究结果统计采用SAS9.13软件,临床研究结果从每日各症状积分、治疗前和每天积分的差值、每日积分消失率三个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其中治疗前和每天积分的差值是主要的评价方法。结果显示主要症状发热、咳嗽、痰鸣、肺部听诊的改善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早,其中发热等症状最终两组结局相似,提示试验组仅仅在效应的时间上提前,同时这些症状和合并用药关系较大;而气喘改善方面,试验组无明显优势;次要症状中食欲和舌象等改善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效应时间较对照组提前,而心率、面色等方面则无明显优势。在临床理化检查指标变化方面,X线胸片检查组间比较,治疗前后改善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主症积分组间比较,第二天起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天起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次症积分组间比较,第二天起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总积分组间比较,第二天起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症状积分减少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疗效评定方面,试验组痊愈率为86.08%,对照组痊愈率为38.46%,组间比较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46%,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组间比较,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安全性评价方面,未观察到各系统的不良反应,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证明安全性良好。本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每天观察量化指标,较为全面地反应临床病情变化;RSV检测使用方便易于操作的免疫色析法,将检测报告时间缩短到30分钟以内;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更为深度的挖掘,不但评价每日病例分布,还观察治疗前和每日的差值,这样可以更加灵敏客观地反应治疗中相对于治疗前的病情变化,两组对比能够反应出更加细微的区别。实验研究方面,采用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病毒攻击后细胞的OD值(细胞毒性)明显降低,与正常细胞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病毒对细胞有致细胞病变作用。血清作用后,除低剂量组外,中、高剂量组两型病毒感染的细胞OD值均升高,与病毒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中、高剂量组含药血清对病毒感染的细胞均有保护作用。空白血清组,A亚型虽然也显示出作用,但含药血清各组与之相比,OD值仍明显升高,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显示了药物作用。B亚型空白血清组的OD值与病毒对照纽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是药物作用,非血清作用。含药血清各组之间比较,低剂量组未显示出药物作用,OD值与病毒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低于高剂量组(P<0.01)和中剂量组(P<0.01),说明临床等效剂量的药物灌服动物所取血清稀释10倍后加入反应体系,因为药物浓度过低,不能真实地反映药物作用。除B亚型3天取血的中、高剂量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中、高剂量组OD值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含药血清的作用并不随灌服剂量的增加而有相应的成倍效应,证实清肺口服液对病毒攻击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但是在对病毒复制影响的研究中,含药血清组RSVA、RSVB两型病毒的滴度与病毒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血清组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清肺口服液含药血清并没有影响RSV的增殖,对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中没有产生抑制作用,未证实清肺口服液对RSV的复制具有抑制作用。通过临床研究确定开肺化痰解毒法是小儿RSV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治法,为小儿RSV肺炎的治疗提供了选择,也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了思路,并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其作用机理。清肺口服液是治疗小儿RSV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和安全药物,其作用机理虽然并没有直接抑制RSV增殖的作用,但可以对病毒攻击细胞的保护作用,当然更多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目前小儿RSV肺炎缺乏确切有效治疗方法的情况下,开展这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不仅为临床治疗小儿RSV肺炎提供了证据,治疗小儿RSV肺炎的安全有效药物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并提高其生命质量;还为中医药在该领域的应用拓展了思路,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论文中还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如RSV的快速检测问题,免疫色析法基本能够满足临床快速诊断的需要;小儿RSV肺炎合并细菌感染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值得关注的是RSV感染诱发哮喘的研究较多,中医药能否在控制RSV诱发哮喘方面有所作为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粒化高炉矿渣具有潜在的水硬性,但在水泥生产时如果矿渣的掺加量大于30%,就会明显降低水泥的早期强度。如何使矿渣的潜在水硬性得以激发、生产出高掺量矿渣水泥(HSC),对水泥
准确预报轧件性能,并对之进行有效地控制是国内外钢材质量控制中的一个难题,尽管有一定量板带钢性能预报的研究成果见诸于文献,但是对于棒线材,尤其是高速线材的研究报道,尚
目的分析产生静脉输液问题的原因,并改革静脉输液培训模式,以提高静脉输液质量。方法在总结和分析46起静脉输液问题的基础上,对静脉输液培训模式进行改革。结果静脉输液存在
中世纪西欧社会秩序重建的要求导致了教、俗两界既冲突又合作的矛盾,在这一矛盾的展开过程中,罗马教廷的危机不断加深,理性的权威逐渐增长,民族国家意识日趋成熟。以此为契机,中世
石油工业中,通常油、水和天然气是同时产出并以混合物的形式输送的。根据流动介质的不同组合将其划分为气液两相流、油水两相流和油气水三相流。混合物在管路中流动时,随着各
始论于《灵枢》的迎随补泻刺法经过后世演绎 ,已经成为多种纷繁的针刺手法。回顾、归纳历代关于迎随补泻法源流的文献 ,可条列出 13种“迎随补泻”法 ,即总则迎随、调气迎随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和分析了本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月90例(338例次)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的原因
基于场 路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和仿真 ,深入系统地剖析了EDS型磁浮列车最新的悬浮、导向系统。揭示了由交叉连接“8”字形零磁通线圈与超导磁体组成的系统
<正>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前身是1978年开始招收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的河北医学院口腔医学系。1992年批准成立"河北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同时称河北省口腔医院。1996年成立河
音乐是一门审美学科,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科学运用通感,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使其更形象、直观地感知音乐,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