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重庆铜梁县5岁以下儿童身高发生“生长追赶”或“生长减速”和生长迟缓的状况以及影响2岁儿童生长迟缓的相关因素。研究对象和方法分别于2002年和2005年在重庆市铜梁县四所医院共募集300对健康妇女及其新生儿,并随访儿童身长(身高)情况。按纳入标准:(1)所有儿童均为单胎、足月儿,出生时排除影响体格生长的疾病。(2)所有随访阶段中(出生、1.5岁、2岁、2.5岁、3.5岁、4.5岁、5岁)至少有两次随访时间是连续的。(3)排除生长过程中出现各种慢性疾病者。(4)排除持续长期使用免疫调节剂或激素的儿童。由专业人员使用标准仪器测定新生儿体重、身长、母亲身高和孕前体重及随访期儿童身长(身高)。分析身高生长状况依据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九市郊区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指标。追赶生长和生长减速定义为身长(身高)百分位值较前次年龄段百分位值上抬或下跨≥一条主百分位线。生长迟缓定义:以世界卫生组织(WHO)0-6岁儿童年龄别身高标准为参考值,计算儿童的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HAZ=(身高实测值一标准参照人群身高中位数)/标准儿童群体该年龄组身高的标准差;HAZ<-2判断为生长迟缓。统计分析采用SPSSl7.0软件,一般资料结果中计量数据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T检验分析不同群体不同年份组儿童身高差异,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与生长迟缓率的关系,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岁儿童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性别、出身体重、母亲身高、母孕前BMI值。结果(1)本研究中所有年龄段儿童身高均值较2005年全国九市平均标准低(除外出生身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05年组儿童身高较02年组在2.5岁时有显著差异(P<0.05);(2)儿童从出生到5岁之间,生长减速和追赶生长所占比例逐渐减少;(3)各年龄段女性儿童均较男性儿童的生长迟缓率高,总体生长迟缓率在2.5岁时为最高11.9%;(4)儿童性别、出生体重、母亲身高、母亲孕前BMI对2岁儿童身高均有显著影响。母亲身高是儿童身高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1)本研究追踪的儿童群体身高生长状态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出生身长除外);(2)5岁以下儿童容易发生身高百分位线改变,但随年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3)5岁以下女童较男童更易发生生长迟缓;(4)生长迟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遗传因素的母亲身高是2岁儿童生长迟缓的重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