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认知对华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的影响——景观生态分析方法的应用初探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LIYA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风景名胜区作为人类与自然对话的物质空间载体,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源,而且承载着社会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极高的人文景源,它所涵盖的内容和潜质已越来越多地引起各学科的关注与重视,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基于生态学的风景区规划研究成为热点之一。生态学注重对生态功能和过程的研究,与规划中研究空间布局存在着应用上的脱节。应用景观生态分析方法进行景观认知是基于空间与其对应内在的生态过程的研究,因此具有探索意义。 本研究课题对具有典型代表的华山风景名胜区进行研究,针对1985年华山风景名胜区规划仅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没有从多学科参与风景资源认知与评价,尝试在2003年华山风景名胜区规划中应用景观生态的分析方法如景观生态单元方法,景观生态格局方法,地貌空间景象方法,景观要素系统方法,进行景观认知,从科学认知景观的生态过程出发,对风景资源进行评价,总结了景观认知对华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的影响。 本文开篇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现状、背景、目的与意义、主旨、内容框架,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提出本文景观认知的基本内涵,分别介绍了景观生态格局方法、景观要素系统划分方法、景观生态单元方法、地貌空间景象方法等景观生态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是论文的核心部分,明确地划定了景观认知的区域,运用景观要素系统划分的方法分别对华山风景区的地质地貌,动植物等景观和人工干扰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景观生态格局方法分析空间格局与生态功能和过程的关系。在整体的观念下对自然景源进行综合评价,明确了景观认知对风景资源评价的影响。 第四章在风景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单元方法、地貌空间景象方法的景观生态分析方法进行景观认知,科学合理地确定华山风景名胜区的范围,明确了景观认知对风景区范围确定的影响。 第五章在风景资源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了景观要素系统划分方法、景观生态单元方法确定保护培育规划分区、分级和分区具体方案和措施,明确了景观认知对保护培育规划的影响。
其他文献
受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迫,在建筑中应用太阳能采暖技术实现节能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建筑发展的趋势。我国从二十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推广太阳房,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目前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全球来看,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的国家,新生儿的出生率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人们的死亡率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住宅产业也迅速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我国当前住宅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面向百姓,面
在GlobalRegions(GRS)相关文献综述以及GRS边界界定方法和程序建构的基础上,本报告对中国的三个比较典型的GRS——长三角GR、珠三角GR以及京津冀GR进行了整体空间范围边界和内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外部公共空间集中反映了小城镇特有的空间和组织结构特点,延续并加强城市文脉,并通过其外在显化的形式表达出隐于其后的人文
医院建筑是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最为复杂而且变化最快的民用建筑之一。现在我国的医院建筑正处于蓬勃建设的时期,各方面对建设的要求都在发生快速的变化。在各种变化因素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爆发全球性能源危机,能源问题倍受世界各国重视,纷纷进行研究,采取对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1993年,在美国芝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建设的各种交通设施几乎重塑了地球的表面。但是人们没有意识到交通设施已成为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重要占领者。公路、铁路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导致物
该文归纳总结了商业街的研究后,发现商业街道的设计研究大多集中在空间研究领域,如特色城市空间,空间尺度,建筑形象等.对于业态构成、交通系统等的研究大多不成系统.该研究做
随着住宅商品化改革,大量的住区快速建设,住区规模出现日益扩大的趋势,住区已经成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绝大多数的新建住区规划还未摆脱“本位主义”影响下“自给自足”